C9联盟堪称中国高等教育“顶流”,它们以前沿、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未来的国家栋梁。那么,从C9毕业的名校学霸,毕业后都流向哪里了呢?>>【立即咨询】
根据C9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整理了其升学及就业流向,借以概观我国人才的整体流向。
深造,是学霸的常态
对于从高考中杀出重围的C9本科学子来说,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深造、在自己所在领域有所建树,既是个人追求,也是国家期待。
对比九所高校的本科生就业率与深造率,可以发现,比起直接工作就业,深造已经成为大部分C9学子的常态。
本科毕业生的深造率方面,C9高校皆高于50%,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深造率最 高,均达到70%以上;
国内升学率方面,九所高校均超过了40%,清华大学最 高,为61.4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也均达到50%以上;
国外留学率方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最 高,均超过了20%,其中北京大学在2019年更是达到了30%的国外留学率。
C9高校的学生都去哪里深造了呢?
国内升学方面,以本校升学为主,去向多为双一 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立即咨询】
如2020年选择国内升学的本科生中,复旦大学有86.45%升学本校,7.21%升至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另有0.95%升至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81%升学本校,9.3%升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C9高校,6.7%升至中国科学院大学及中科院各研究所,2.9%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其他科研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则有90.42%升学至双一 流高校,3.58%升至科研院所。
国外留学方面,C9毕业生基本都去了世界排名靠前的学校就读。本文整理了部分高校去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TOP 10(ARWU TOP 10)高校留学的学生流向,可以观之一二。
此外,几乎所有高校学子都对哥伦比亚大学青睐有加,前往哥伦比亚大学进行深造的学子数量为ARWU TOP 10高校中最多。
目前,新东方自1996年开展留学服务以来,积累了22年的留学服务实践经验,同时作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留学服务行业翘楚,业务覆盖语言、留学、奖学金申请、录取力、学术力、就业力等全产业链闭环,留学生们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随着2021年考研热潮得到来,为了避免没有书读的困扰,学姐还建议大家考研留学一起规划双重规划。
就业,专注前沿力量
除深造之外,C9学霸的就业去向也备受关注。
作为国家未来的“顶梁柱”,高校人才是所在高校、城市的一笔隐形财富。他们究竟选择在哪里发光发热,一方面是对我国未来20-30年内的发展方向作出的预测性响应,另一方面为人才供需调整提供依据。
在就业地域方面,属地粘性固然存在,但人才“东南飞”趋势更为显著。
依傍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以上海与广东为代表的华东、华南,凭借发达的民营经济、体量庞大的央企和外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同时,作为开放窗口,全球化视野与前沿领域探索,同样为C9名校毕业生提供了优质的岗位、丰厚的待遇以及可观的成长性,成为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华为堪称C9学霸“收割机”
具体到单位,可以发现在C9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前三个单位中,华为几乎占据全部学校第一的位置,堪称C9学霸“收割机”。
近年来,华为一直在学霸“抢人大战”上毫不手软。
除华为之外,腾讯、阿里巴巴也成为大部分C9学霸的毕业首 选单位。尤其清华大学与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前三单位被信息产业包揽。
不过,在收割C9学霸的战场上,并非信息产业一家独大,科研院所与国家重要战略单位也成为C9学霸的重要流向。
看到这里,很多可能说我不是C9,也不是211,985,所以我就没有机会到这些大厂了吗?
根据《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21届应届毕业生有34%的人群找到工作。从大部分毕业生期望薪资来看,也是远低于心理预期的,平均税前月薪为8720元。
总而言之,从以上数据看出来,国内应届生的就业情况并不是很理想。相对比起来,留学生这一边的就业情况就显得明朗很多。
海外留学生就业形势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海归的平均月薪为10996元,大部分的海归最近一份工作收入平均值为11794元。这个数字是远高于国内应届生的薪资水平的。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教育的培养,曾经留学热一度风靡国内,网络上曾经流传的梗“国外留学百万,回国月薪三千”无疑是错误的舆论导向。整体而言,海外学历优势仍然存在。
这一点,从最近国内企业对留学生的招聘友好政策,就能看出来。国内大厂企业、国企、央企对留学生也开启了“专属通道”!比如,今年华为的校招,专门开设了留学生招聘专属通道,从研发、销售到法务、人力,各类岗位一应俱全。
甚至,不少国内大厂都会在JD里,用各种方式和表达来疯狂暗示,就差直接写上“我们要留学生”了。
国企、央企也是如此。从2020年教育部发文提及“要重视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开始,国企央企就对留学生狂抛橄榄枝。很多岗位描述中都特别cue到留学生。
其实,从这些企业的招聘描述已经可以看出,争夺国际化人才、发展海外市场,已经成了很多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
所以在专业知识能力相近的情况下,拥有海外生活经历、具有多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及海归们仍旧占有优势。
虽然,留学不一定会让你100 %进入大厂年薪百万,但这段经历一定可以帮你,
在未来拥有足够的底气和优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