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的教育展上,记者发现,前来逛展的学生比以往更关心出国留学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加强,一些与职业规划相关的讲座以及海外带薪实习的课程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
美国与澳大利亚争抢生源
记者逛教育展发现,美国依然成为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据悉,到目前为止,美国今年在中国已经签发了14万个学生签证,很大程度上挤压了澳大利亚的留学市场。而澳大利亚留学人数受澳币升值、留学移民政策等因素影响在2009年~2010年出现下滑趋势,除了高等教育领域外,其余领域都出现了负增长。以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为例,前几年招生呈现30%~40%的增长的时候,校方就砍掉了出差宣传招生的预算,可是今年的招生数据急剧下滑了35%,这让校方感到很恐慌,不得不重新重视招生宣传。
今年,澳大利亚院校也比以往更加积极,有些大牌的学校也很主动来中国谈合作。澳大利亚展团最为庞大,包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内的七大澳大利亚顶尖名校悉数到场,十几所公立高中组成的澳大利亚维州校长团与中国家长见面,分享孩子在中学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而且澳大利亚院校也更重视提录取梦校生的就业竞争力,今年年中还组织了15所澳大利亚大学在上海举办了一场针对澳大利亚大学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
留学回报不能仅看起薪
有关留学回报问题,一直引发家长和学生热议不断,在教育展现场,有家长表示:“孩子回国工作起薪才两三千元,而且是从普通职员做起,这样算下来,留学的几十万投入啥时候才能收回呀?”对此,留学专家认为,“教育是最值得投资的,但并不能等同于股市、房地产等快速收益,留学回报不等于起薪点。受职业竞争激烈及经济形势影响,可能回国刚入职场的起薪并不理想,但学生、家长要调整好心态,更应关注‘海归’的发展潜力和职场前景。他们可以先从最基本的工作岗位做起,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和实力后,职场优势才会突显。”
很多留学生也意识到如果能有海外工作或实习经历找工作会更有帮助,但要注意的是,海外工作或实习的经历要与自己今后想从事的职业相关。有的留学生毕业后急于找工作,就做酒吧的服务生、赌场发牌员、超市理货员等工作,这其实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不利。“没有规划地去实习和工作,职业很难有长远的发展。”另外,他认为,以薪水低来质疑留学的价值是不对的,毕竟整个社会中高端的岗位很少,能拿百万年薪的也是凤毛麟角。
“海归”三年年薪涨10倍
留学专家给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订立职业目标;二是职业机会的挖掘,学生在留学期间找机会做志愿者和实习。这样可以增加应聘优势;三是充分了解国内外就业环境,再以此选好专业及做好应对措施;四是多挖掘身边的资源。
他举了一个例子,就读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际金融与会计专业的小方毕业后想留在英国工作。他在读书时主动告诉教授,自己很想留在伦敦的银行或者证券公司工作。结果,由于教授认识很多行业的客户、朋友,他就有很多机会认识一些行业资深从业者,了解行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并帮助他在毕业前,找到一份年薪2万英镑的销售金融产品的工作,顺利留在了英国。
三成多回国发展 “海归”超81万人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指出,七成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生具有高等教育家庭背景,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加快和各种机会的增多,留学回国人员将不断增加。报告指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留学人数占全球总数14%,成为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81.84万人,回归率为36.5%。
留学比例最高十个专业
六个是语言类专业
在调查研究中,将大学毕业生家庭所处的教育背景划分为5类: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其中大学及研究生为高等教育背景。2011届选择留学的本科毕业生中,约六成(58%)学生的父母最高教育水平为大学,12%的学生父母最高教育水平为研究生,24%的学生父母最高教育水平为高中,而来自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家庭的人群比例最小,只有6%。由此可见,高学历的父母的眼光更具有前瞻性,能在文化教育方面给予子女更多的支持。
同时,报告也指出,本科毕业后留学的学生留学之前的专业多数为语言类。留学比例最高的前10种专业当中,语言类专业占了6种,其中法语专业的留学比例为7.8%,德语专业的留学比例为7.6%,俄语专业的留学比例为4.7%,对外汉语、日语、朝鲜语等专业的留学比例都超过2%。这类现象的原因是语言类本科毕业生,拥有语言优势,选择出国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语言交流性,另一方面可以依靠自己本科四年的语言学习,尽快融入留学目的国,进而学习其他专业,使自己成为综合性人才。
除了语言类专业,金融类、信息类、环境类、物理类的专业留学比例也比较高。金融工程留学比例为6.3%,金融学留学比例为2.2%,信息安全专业的留学比例为3.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留学比例为1.8%,环境工程及环境科学的留学比例都超过1.5%。
近年留学人数均在20万以上
回国人数年增30%
报告指出,最近我国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都在20万以上,同时有10多万留学生回国,回国人数年增长率达30%左右。2011年,留学生回国人数达到18.62万人,比2010年的13.52万增长37.7%。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各方面环境不断改善,加上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加快和各种机会的增多,留学回国人员将不断增加。
以前,留学回国人员从事的职业大多是教学、科研工作。而最近几年,回国自行创办和合作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呈现上升趋势,超过了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员,这与我国留学市场化的过程相一致。20世纪80年代以前,留学人员大多是公派出国,主要学习理工科专业,毕业回国要继续回到原单位服务。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留学已经市场化,留学群体的主体逐渐转变为自费出国留学人员。
同时,受中国入世的影响,留学学习的专业多集中在高新技术、工商、管理、经济、法律、金融、财务和其他人文学科。这部分人很多是体制外的,没有原单位。这批留学人员回国后,会适应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量加入到创业和就业的领域中去。由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管理等非传统领域增长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留学回国人员在这些领域创业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