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考试在中国可谓是“炙手可热”了,但是在考试的某些方面,大家可能还会存在一些误区。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SAT考试的五大常见误区,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SAT报名要提前半年甚至更久。
很多人道听途说,认为香港SAT的管理如大陆地区的托福一样混乱,很难订到考位。而实际上香港考评局采取了比较科学的方法,每一次考试的考位是每个月分批陆续放出的,不会像托福考试那样一哄而上被抢光。所以在大学理事会即SAT报名网站上,有的时候看到没有考位,不妨等待一星期,可能就有新的考点释放出来。
2.考SAT前一定要先考托福。
实际上SAT和托福没有必然承接关系,内容和测试角度也相差颇多。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先读SAT一年左右,假如是在全英文环境培训,托福已不成问题。学完甚至考完SAT后再考托福,考出托福高分的机率大得多。因为在这个时候,学员的实力在最高点。相反按照目前大部分人的做法,考托福时的实力远不如读完SAT的时候,难以考出最好成绩。
3.考SAT最重要的是词汇量。
很多同学家长动辄就提到 “SAT需要12000到20000单词量”,其实所谓12000-20000单词量不够准确。准确的说,SAT考的是数千个较难的生词,而对于正常学习英语的人,如果能够掌握这数千词汇中大部分,总的词汇量一般会达到12000-20000。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冲着12000词汇去,却忘了这核心的2000-4000词汇。
4.考SAT需要学习GRE词汇。
GRE的词汇之难,对于美国本土顶尖学生也是需要很多时候翻字典的。SAT词汇虽然对于高中生来说有难度,但远不到GRE难度。两者重合度也并不高。相反要是花太多时间研究艰深冷僻的GRE词汇,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其实对于SAT的词汇,有一些很有针对性的词表。大可不必南辕北辙。
5.SAT考试考高分主要看技巧。
浸泡在中国传统应试思想的许多同学和家长甚至机构以中国式逻辑来评判分析SAT,却不知SAT的设计者的用意便是考察学员阅读、数学和写作的功底。个别部分如语法确实可以通过技巧得到快速提高,但对如阅读部分,如果没有好的基础就靠技巧拿高分,如同白日做梦。学生们要做的是实实在在的提高自身英语实力,在有了基础和实力后,再以技巧为辅助。
以上就是关于SAT考试的五大常见误区的介绍。相信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也会有上面提到的一些误区存在。大家要正确认识SAT考试,做好规划,争取早日通过。
新东方前途出国的冯云老师介绍:“目前来说申请美国大学一般来说需要准备的考试有托福或者雅思,然后还有一部分学校要求提供SAT或者ACT,还有一些学校会把AP考试,IB考试。托福或者雅思基本上申请美国大学都会要求这两门中间的一门,但是就是有一部分的学校目前来说它会提出来要求学生提供SAT,SAT里面其实还分SAT1和SAT2,SAT1就包括数学、阅读和写作这三大块,SAT2主要是一些学科考试,总共有十九门。SAT的考试主要就是针对教学大纲的一种考试,它的考试题型包括有阅读、文章改错、数学、科学,但、其实科学这部分有点接近于SAT2,但是可能题型没有那么多。SAT和ACT另外一个区别是在考试时间的长短,SAT的考试时间相对长一点,ACT的考试时间相对短一些,那么在答题这方面SAT对词汇量的要求比较大,有填空题型,填空如果你的词汇拼写不准确都会导致它的失分,它还有一个倒扣分的规定,如果你答的不对它还会对倒扣。ACT要求阅读的速度比较快,因为考试时间短,所以在这上面的话由于题型的不同,考试的内容上面也是略有一些差异,在这上面的话学生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一些方面。总体来说这两个最大的差异我觉得是在于SAT要求的词汇量大,可能比较适合一些逻辑思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记忆比较好的这些学生会比较适合,ACT相对于适合一些反应速度很快,答题速度很快的学生,这是我个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