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篇:
读大学是一种个人养成,
而不是为了出路和提高身价
从小到大听惯了考大学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故事,现在虽然不同了,但是学历的标牌以乎依旧是身价的砝码。
在澳洲你会发现,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做普通工作并不新鲜,我见过印度的哲学博士开出租车、东欧的音乐家干装修、地理系的研究生在找到教师工作以前在家具店当服务员、工科博士在售车店做销售等。
反之,也会有墨尔本大学的清洁工旁听拿到了古典文学的本科学位、而大货车司机酷爱莎士比亚长途旅行的闲暇写下让圈内人震惊的剧本等,澳洲受过大学或更高教育的人口比例远高于中国,而这个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养成,和出人头地没有关系。
因为喜欢和兴趣,而做了很“不合常理”的事情。这样的追求,多少也与国情也有关。在澳洲10-20年经验的蓝领年薪超过常春藤毕业生的水平。也有90岁的老人活到老学到老,继续在大学里学习。
因此,澳洲在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已经先后有1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中国妈妈带着孩子在街上见到一个乞丐,中国妈妈就指着乞丐对孩子说“孩子你要好好念书,不然,长大以后就只能像他一样。”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澳洲,澳洲妈妈则会对孩子说“孩子你要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可以帮助像他一样的人。”或者这就是中澳教育的根本区别。
家庭篇:
金钱和工作要给家庭让路
在中国,因赚钱和工作两地分居的人家还真不少,即使家在一地也还可能为了工作夜以继日,把物质的东西看得超过了一切,错过了妻子生孩子、耽误了给孩子看病,不能给老人送终等。
在澳洲,这样做是会被别人鄙视的。
在澳洲,很多人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家人的照片,其乐融融的合影透露着澳洲人的家庭观念,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都是属于家庭的,所有的节日也是一家人安静地聚在一起。
职场篇:
带病工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中国内地媒体在一边倒地宣传某人时,常用的形容词就是忘我工作到了”带病坚持”的程度。
澳洲你会发现,生命是第一位的,生病就应该休息,带病坚持工作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都不能负责任的话怎么指望你对他人或工作负责任呢?
再说流感什么的还有传染性,医生都会告诉你要呆在家里,需要自我隔离多久之后才能去公共场所,这是公共道德,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所以在澳洲很少有精英主管因为工作太辛苦而猝死的新闻。

生活篇:
汽车洋房是生活必须品
不是富人专有
在澳洲说到买房,基本指的是买独立房。也就是国人所说的别墅。这个基本就是普通民宅,并非有钱人才有。
还有一种排屋(中国叫联体别墅)比更便宜些。这样民宅,20几万至到千万澳元不等,产权是永久的。
在澳洲,有车有房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富有的标准,因为在澳洲人人都有车和房子。
以上是前途出国留学专家为您总结的澳洲生活,你喜欢吗?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点击【在线咨询】澳洲留学专家,以便给您进行精准定位。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澳洲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

关注成都新东方前途出国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每天为你奉上留学必读好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