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有课时,她7点多起床洗漱吃完早餐,跟同学组团打车到拱北口岸,再从口岸过关打车到学校,程大概耗时40分钟。12个人分成两辆车,单程摊下来每个人花费约16元。下了课,大家再一起拼车回到珠海。
在珠海吃饭十几二十元就能点到外卖,而在澳门吃一顿饭起码得50、60元起步。她精打细算过生活,尽量多做饭少点外卖,每个月加上房租以及其他各项消费,生活成本5000元左右,其他同学花销稍微大点的则达到1万多甚至2万多元。
她算了一下账,硕士学费6万元港币一年,两年大概12万元港币,加上生活开销两年差不多花了20万元港币。即便这样,她也觉得挺划算,“比英美便宜很多”。
陈晨在珠海租的房子。
澳门求学的生活,几乎都符合许艺的预期。她也是在珠海租房子,中午12点多的课,她一般早上10点起床,10点半从家出发,租的房子离口岸近,过了关再坐公交车到学校。
上课分白天班和夜间班,许艺所就读的专业,夜间班几乎都是澳门本地的学生,有七八人;内地的学生上日间班,有60多人。这几年冠疫情暴发,但学校正常线下授课,只有当珠海疫情严重时,许艺才在家上了一周网课。
柳君拍摄的澳门街景。
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柳君在学校当学生助理,每个月赚取工资补贴生活费,预估两年下来总共花费15万元。澳大2年的学费12万元,她分为4期付款,平均每学期交3万元左右,“压力小了很多”。
以往很多人都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才得知可在澳门求学,如今年轻人通过社交平台互相交流,挖掘的或求学目的地,还出现了很多自发经历的博主。
陈晨也做起了咨询的自媒体。平时找她咨询的高峰主要集中在考研前后,考完研大概考得怎样,大家心里有数,就会马上找下一个出路,尤其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人把澳门当作保底。
跟陈晨咨询的人里,有一位是四川高校的,打算来澳门读博。还有的学生刚上大一就过来咨询,“没想到大家这么早就开始焦虑了”。
近一年来,找柳君咨询到澳门求学的人,则至少有四五百个,尤其是2022年上半年香港疫情严峻,而澳门影响较小,向她咨询的人数暴增。
也有学生来问她,中介声称有内推的渠道,只要申请者没有被澳门高校拒绝,给中介费10-20万元就能被“捞回来”。柳君提醒,学校的申请流程都比较公开透明化,不要相信中介“给钱包过”的说辞。
高校是否存在这样的特殊渠道和合作?王百键明确表示:不存在。澳门大学从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协助招生,有兴趣报读研究生课程的申请人可自行于大学的网上报名系统提交申请。
澳科大在官网、招生简章、报名系统中都有明确声明和提醒考生:大学从未与任何机构合作,亦从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理招生工作。所有报名事项均由申请人自行通过大学网上报名系统进行,考试及录取所有信息均直接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发布。所有中介声称有内推的渠道均为虚假宣传。
“以为澳门只有博彩,没想到还有学术”
然而,澳门求学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不断提高的生源质量与不相匹配的知名度。
在知乎、小红书等平台,澳门学生自己的苦恼:“我准备今年去澳门读研,结果被亲戚长辈说不懂事,花几十万读不知名的大学,还不如不读,把钱用作买房的首付。”“求职时,内地公司的人事如果不了解澳门的高校,会认为是花钱就能读的大学,这是内地的招聘现状。”
陈晨不赞同“水硕”的标签,她觉得澳门高校实行的是“宽进严出”,“2022年我们专业大概有十几人延毕。”读研对于陈晨来说,一点也不轻松,平日里时间都被小组作业、课堂展示和期末论文填满,“要看导师的水平和个人的自我要求”。
陈晨说,来到澳门求学的人,并不是都因为逃避内地考研“太卷”才来的。也有些人不适应内地的教学模式,想到其他地方体验不同的学习和生活。
让她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内地读研比较注重跟导师的关系,而在澳门跟导师的沟通只限于学业上。有一次,她的班上有同学提议跟导师吃饭聊聊论文的思路,被导师拒绝了。“我们说,正常聊就行,不用吃饭也不要送东西,公事公办,不要扯别的。”
周舟也反驳“水硕”的标签,她觉得至少在申请读博上,两年制比一年制硕士更受认可。她喜欢澳门高校的启蒙式教育和自由开放的环境,教授鼓励学生发言,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在澳门求学达到了她的预期,“我实现了想要的,两年自由的时间挺值了。”
在珠海实习的柳君觉得,澳门的高校在广东比较受认可,但在内地的其他省份知名度不算高。从去年12月份开始,她陆续投了4次简历,应聘三所高校一家公司,暂时还没有回应。
跟英美和香港的名校相比,澳门高校整体的QuacquarelliSymonds(QS)世界大学排名不算高。柳君一位同学本来已经被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录用,后来人事查了澳大的QS世界大学排名,发现没在世界前300,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收回offer,二是降薪3000元。
澳大官网显示,澳门大学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201-250,在QS世界大学排名304位。
澳门高校也在努力打开知名度,跟内地加强合作。这一年多来,作为学生助理的柳君,已经接待了至少10所内地高校的访问交流团,从职业学校到“双”大学不等。
“内地很多人对澳门的印象还停留在:以为澳门只有博彩,没想到还有学术。”在接待内地高校到澳门的访学团时,澳门大学一位教授说了这句话,站在一旁的柳君对这一幕印象深刻。
柳君觉得在澳门大学求学在广东很“吃得开”,尤其是珠海和澳门合作紧密,如果毕业后在横琴发展,澳门的求学经历可以加分。如今实习的珠海公司给了她留用的机会,年薪二十万出头。
她挺满意这个薪资,打算先工作三年赚钱,再出国,目标是进高校。身边大部分的同学也打算继续深造读博,或到互联网企业当程序员。“可以把这里当作‘跳板’。”柳君说,澳门高校实行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很多毕业于海外高校,如果以后到国外深造,可以找他们写推荐信。
“家门口”求学的热度是否会持续?
2022年底,内地疫情管控放开。“家门口”的澳门求学热度是否还会持续?
陈晨认为,疫情管控放开之后,澳门求学的热度可能还会持续,甚至更高。因为内地应届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而有些研究生专业甚至出现缩招,可能越来越多人考不上研究生,而很多工作岗位设置的研究生门槛、薪资水平差异倒逼不少人想方设法读研。
2022年,陈晨从澳城大毕业,回到山东济南考公考编。近她面试了不少岗位,基本上都要求低研究生学历,“把本科生卡在了外面”,就连几个高职院校招聘辅导员,表面上招聘要求硕士,深入了解发现,其实隐藏的入选条件是博士。
走出校园、步入社会这段时间,她对有个研究生学历感到安心,至少选择范围更广了,研究生补贴也比本科生更高,而且生有落户的优势,以及其他的政策福利,不过由于学校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不高,部分福利拿不到。
柳君则预估,疫情管控放开之后,到澳门读研的热度会持续,但不会像2022年增长的幅度那么大,“大家的目光不仅局限于英美、港澳,可能也会更多亚洲其他国家的高校。”
如今研二的周舟,近在上海找工作,打算继续从事OTA行业,澳科大在上海生落户清单内。受前期疫情影响,就业市场不景气,“竞争还是很大,没有预期那么好”,但她能接受的工作给的薪资跟以前那份工作差不多。
她说,“我不会去怪大环境对我不好,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公司始终需要人,只不过你不是他们需要的人而已。”
“不要抱着读研就是‘提升’和投资的想法。”周舟建议,大家不要觉得读了研、镀了金回来,就抬高门槛,一定能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这种想法不太健康。一旦实现不了,又很在乎外界的眼光,崩溃是必然的,觉得自己白读了。
按照她的观点,澳门读研热度的升降跟疫情管控放开有直接关系,但更多还是跟内地考研相关。香港读研申请竞争越来越激烈,澳门作为一个的“卷王”诞生,其实跟疫情就近、内地考研规模扩大、中产家庭教育都有很大关系。不仅是澳门,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也热了起来,内地学生到处去找性价比高的地方读研。
“‘卷学历’到底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不确定性?”周舟没有答案。在她看来,在不确定中摸索前进,才应该是年轻人的状态,“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和一辈子负责。”
(文中涉及币种,除特别注明,均指人民币。受访者周舟、陈晨、柳君、许艺均为化名)
本期编辑周鑫
新东方前途出国免费咨询电话:400-0731-822,前途出国全国42家分公司,4家海外公司(加拿大、日本、澳洲、英国),出国前期申请到出国后接机,突发状况等,都可提供持续性服务。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如果您对留学有疑问或者想咨询有关留学的任何问题,可以与顾问老师一对一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