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申请季基本结束了,又有一批新的准留学生们要准备前往海外了。等待录取和确认入学院校的纠结变成了如果适应海外生活和在哪住宿的思考。
海外生活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住宿。毕竟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独立海外生活,也是第一次面对租房、签合同,一系列的问题堆积起来确实令人头大。
相信大家在各类社交媒体都会看到这样的短视频:抵达海外的第一晚。可能房间里只有一个床垫,有些学生会直接在地上铺床单当床,还有一部分会直接靠在行李箱上渡过第一晚。
为了避免那么不完美的开局,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海外留学的住宿问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拥有留学生活的美好开端~
在海外留学,住宿一般分为学校宿舍和校外租房,还有一种特殊的校外住宿“home stay”就是所谓的寄宿家庭。除了一些学校有关于住宿的特定要求,一般的大学都会让学生自由选择。
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这3种住宿方式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吧~
1. 学校宿舍Living On Campus
住在学校宿舍的最大优势就是距离很近,上课、去图书馆和食堂都很方便,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交通费。而且学校宿舍一般都配有监控系统及专业的保安人员,比自己租房更安全。
除此之外,学校宿舍还会提供家具,并且费用包含了水、电、暖气、网络等,出现问题还可以联系工作人员解决,生活更加便利。
但与此同时,学校宿舍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是宿舍的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一定要尽早预定。由于宿舍的公共性质,周围的环境会比较嘈杂,对噪音敏感的同学来说不太友好。
并且有些学校是不提供单人宿舍的,大多都是2人间或3人间。一些同学比较注重隐私和生活质量,可能就会不习惯住在学校宿舍。
还有一些学校的宿舍有一定的历史,宿舍设施相对陈旧,经常出现问题,虽然可以联系工作人员帮助解决问题,但是还是对一部分同学来说,还是影响了生活的质量。
此外,大部分学校宿舍是不允许学生做饭的,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非常不便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学校会要求学生至少在本科第一年住学校宿舍。在申请前,要仔细查看学校的住宿信息,及时提交申请费和保证金。
2. 校外租房Living Off Campus
在校外租房是留学生最常见的住宿选择,又分为合租和单人公寓。
自己在校外租房的优势也很明显,就是相对来讲更自由,可以不受学校宿舍各项规定的约束。洗衣机、卫生间也都是公寓内单独的,如果自己住的话就是完全个人使用的。
而且租房的选择余地很大,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房子。如果是和朋友一起合租分摊房费的话,基本上是最经济实惠的一种住宿方式。
租房还可以自己买菜做菜,比去餐厅更加便宜健康,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
但租房的安全性稍差一些,并且有的公寓不提供家具,需要自己置办,不过一般可以买到准备回国的学长学姐的二手家具。不过这种公寓的租金也会更低一些。
还有一些公寓不包水电网,需要自己根据账单支付相关的费用,办理起来会比较麻烦。如果住得远,交通费也会更高一些,还要考虑到各种家里器具坏了找人维修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因此,在和公寓签订合约时,一定要注意合约的条款和约束,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3. 寄宿家庭HomeStay
Homestay就是寄宿家庭,学生会被安排住在本地人的家里,但一般情况下是中学生或者18岁以下低龄留学生的选择。
寄宿家庭一般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要求帮忙安排。学校会事先让学生填写一份表格,内容是一些对寄宿家庭的要求和期望,比如“你介不介意寄宿家庭有宠物,你对什么食物过敏”等。
在寄宿家庭中,同学一般会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但平常需要和寄宿家庭一起吃饭,并且参与到这个家庭的日常活动中,比如分担简单的家务、参与家庭活动日等。
选择寄宿家庭的优势是可以快速融入到当地普通人的生活中。一般提供寄宿的家庭都会比较友好和热情,很愿意和学生交流,在寄宿家庭生活可以大大提高口语水平。
而且在寄宿家庭中,家具、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一日三餐也会由寄宿家庭提供,额外的生活开支比较小。
但住在别人家里,尤其还有长辈在,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拘束,在不了解当地文化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交流中的尴尬时刻,而且寄宿的费用其实并不低,相对而言比较适合“社牛”的同学。
其实乍一看,在校外租房的花销更低,但要考虑到这个费用仅仅是房租,而不包括水电网、煤气、餐费、交通费。
所以综合看来,租房和住宿舍的花销差距不大,并且都随着地理位置等因素而不同。只是在外租房的成本更加可控一些,而且学校宿舍需要一次性支付费用,租房则是按月支付。
在决定住在哪里时,不仅要考虑价格,也要考虑饮食习惯和时间管理技能以及所选公寓或房屋的整体安全性等等因素,在选择时一定要谨慎,有一些为国际生提供经济援助的学校,也要大胆向官方咨询。
以上就是一份完整的住宿指南啦!希望可以帮助到马上要去海外上学的同学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