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总结来说,孩子的小难点有两个,一个是对于专业的选择,我们耗费了一些时间,因为学生是文科生,可选的热门专业孩子一概不想选择,觉得申请竞争太激烈,比如传媒,商科经营学,金融等等,第二个在于孩子的语言,学生申请的时候是无语言申请。
留学规划与提升
孩子和爸爸找到我的时候,刚刚第二次高考结束,孩子成绩并不理想,爸爸在纠结于选择哪个国家,在日本,韩国或者马来西亚都有考虑,最后基于了解了每个国家的录取梦校制度,申请难度,以及就读期间的课程安排等情况,最后我们选择了韩国,但是虽然决定了韩国,但爸爸这边也迟迟没有下定决心,还有考虑对比让孩子在国内读大专或者读非官方合作的国内外办学项目,我给孩子的方案,就是到新东方的预科基地(位于昌平区新东方国际学校)来就读当年8月到次年5月的韩语,申请今年九月的韩国本科。就这个方案而言,不论是从家长层面考虑的性价比问题,还是整体的学习效果,都是很好的方案,但是爸爸可能有自己的纠结,也担心孩子不能有很好的学习效果,迟迟没有决定,这一犹豫就是两个月。
由于新东方韩国预科基地在北京,所以在很多孩子都已经分配了宿舍,订好了出发计划,预科基地都已经开学了几天,爸爸落实了这个计划 ,孩子入营稍微完了几天。就开始投入到学习中。
整个在预科基地期间,中期老师们不断给孩子们讲解了韩国每个学校的录取要求条件,讲解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 ,以及就业去向和申请难度,孩子不想考虑竞争过于激烈的传媒或者商科 ,最后我们选择了行政学专业,
在无语言的情况下,我们拿到了中央大学的录取,后面还有汉阳大学的录取也在等待中,恭喜我的学生哦。
希望有想法出国的同学和家长们,一定要早早给孩子做规划去了解。以免影响孩子的学习整体计划。
院校解读
中央大学是QS世界前五百大学,中央大学始于1918年4月创办的中央教会幼儿园;1922年后,升格为中央保育学院;1933年,任永信女士出资接收了该中央保育学院;1945年,中央保育学院改名中央女子专科大学;1948年,转为男女共读大学;1951年-1953年,因战乱原因,学校在釜山设临时校区;1954年,学校重返首尔校区;1979年中央大学在安城建立了新校址,1982年3月正式命名:首尔校区为第一校区;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
学校建有首尔、安城2个校区;设有19所单科大学(学院)和14所硏究生院;有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有专职教授700余名、教职工5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