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结缘”耶鲁,暑研期间提前准备套磁教授筛选
学生是考古系学生,在校期间绩点很高,在申请季开始前有自己的深度科研、耶鲁夏校和若干多维度的考古学实践经历,软硬实力兼备。学生通过夏校对耶鲁产生了强烈的憧憬,我们了解学生这一想法后也希望能帮助学生圆梦。
在24年寒假我们帮助学生准备高 含金量的暑研套磁,初筛后我们发现和学生研究领域匹配的院校和教授并不是很多。
针对这一困难,我们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头脑风暴,一同梳理筛选所有经历,打磨简历,并将暑研的这份简历基本沿用至申请季。其次,我们还在暑研申请的套磁信中明确表示了会在今年秋季申请博士,通过暑研这个机会把即将退休和今年不招博士的教授筛选了出来,减轻申请季的套磁和定校负担,希望帮助学生在申请阶段快速高效推进。
另外,我们还通过暑研套磁的回复情况对不同考古学细分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边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最终学生获得了一份含金量超高的暑研机会,在申请暑研阶段做的这些准备,也为即将到来的申请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英美硕博混申,过程跌宕起伏,最终收获硕果
美国考古学硕士项目数量有限,我们起初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博士申请上。在套磁阶段前途顾问也更加精细地钻研官网,将研究方向有关的教授都列入了套磁范围。
由于学生是英美专业混申,在准备好这些后,11月中旬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英国的申请上。学生的申请过程并不算一帆风顺,甚至是跌宕起伏,当初套磁阶段给了口头Offer的华大在申请后第二个发了拒信,在此之后在选校阶段被当成保底的康奈尔硕士项目也发来了拒信。
不过学生并没有因此放弃,我们也始终坚信,学生扎实的底蕴和丰富的经历,能够在申请季赢得TOP院校的认可。在申请阶段学生和我们紧密配合,完成了出色且专业的文书。
在文书写why school部分时,学生认真去官网上进一步检索部分项目的信息,查看与各个院校项目导师研究领域的契合度。
在发现与研究兴趣匹配的导师寥寥无几时,我们思索再三,决定大胆地另辟蹊径,建议学生利用考古学细分学科的特点,将各段经历进行发散,与教授和项目进行串联,在突出专业度的同时展示人文情怀与语言能力,提升申请的关联度和竞争力。
最终,学生本科阶段的知识沉淀终于抽枝发芽,如愿收获了耶鲁大学考古学硕士的录取,这也为学生最初夏校阶段许下的梦想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祝愿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