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香港城市大学语言研究文学硕士录取案例分享
- 原创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学位绩点】双学士学位(绩点一般)
【语言条件】CET6:460+
学生来自地市级的双非二本院校,理工科,转专业申请文学硕士。2020年3月准备文书,4月初递交申请,6月拿到录取。过程利落干脆。学生的优势在于有韩语学习经历、奖学金以及语言类活动工作的经历;劣势在于院校背景和GPA一般,语言成绩一般。
虽然学生硬性条件一般,但是选择专业十分明确有利。选择语言学专业,自身经历可以帮助提升自己背景,体现个人能力。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1)双学位提升学术背景;
双学位可以证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的品质。如果主修的GPA不是很高,有第二学位也可以弥补一下。
2)有韩语学习经历;
学生读的专业是中韩合作专业,有四年的汉语选修课程,并有韩国某大学的夏令营经历。经历的丰富度能让学生在申请时更加亮眼。
3)在小学和中学的成长经历中,有演讲比赛,学报编辑等语言类特长;
这一点只能体现在文书的个人陈述里。由于学生是转专业申请,没有语言学的专业背景,并且语言成绩不突出,所以我挖掘了学生的所有有关语言能力的经历,形象地写进个人陈述里。
4)我帮助学生写的个人陈述是从理论角度讲述自己的经历和优势;
为了证明学生是有语言学专业基础的,写文书时我从简单易懂的语言学理论出发,既能保证学生理解,即使面试也有底气,又能说明自己的水平。
5)一次校级奖学金,一次助理编辑的实习工作。
奖学金是申请时的有力支持。助理编辑的工作,是有关语言的工作经历,与申请专业相关。相关的实习经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专业性。在进行文书谢作时,我也通过学生的素材将这段经历中所体现的学生的能力表现出来。
这次学生的申请时间比较晚,准备时间也比较紧张,幸好最后获得了一个可喜可贺的结果,学生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