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港澳通行证的时候,我想起流感严重的时候,曾经接到过两次出入境的电话,说查到我有多次出入境记录,询问我具体的原因和当时出入境的情况。我记得当时和工作人员说我带学生去考试,他问我为什么要带学生考试?我解释说因为老师也需要了解考试前后以及考试中的情况,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好的建议,我说我们是新东方的国外部老师,他说哦。快三年了,这段对话我依然记得很清楚,这是我们对学生和教学的态度。
随着今年3月全球首场机考,我们又紧锣密鼓地筹备5月赴考,在机场,聊到为什么要去考试,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亲临考场为了给学生更好的指导、感受考试时紧张的氛围等,答案各式各样,但都围绕着学生和教学展开。从报考开始,我们讨论报考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到了机场,一起复习英语、数学,考前一天去考场踩点,到了考场也经历了一系列学生可能会经历过的突发状况,考完试出来一起讨论遇到了哪些题目,对于后面的教学有什么启发。我们一起去参加考试的共十位老师,在从考场出来的讨论中,热火朝天,我当时由衷感慨,有这么多志同道合专心于做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老师,大家能一起共事,真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2
考点怎么样?
我们5位美本VIP部的老师都在澳门最大的考场—圣若瑟大学考场,其他的老师分别在澳门理工大学、
澳门城市大学、青洲中学、教业中学,还有1位老师去了香港。澳门的考场上整体来说体验都不错。
距离和交通
考场之间距离都比较近,离酒店最近的可以步行,远的15分钟以内的车程,早上出发也并不堵车,公交车6站左右,也很方便。
考场环境
因为5月有AP、IB和IGCSE大考,
SAT考试相对来说是淡季,考场上人并不多,我所在的澳门最大的考场,每个教室约25人左右,一共十几个考场,整体约200~300的考生,约占整个考场容量的1/3左右。据3月考试的老师和学生反馈,3月的人是比较多的,考场基本上满员了。
每个教室1位监考老师,另外会有老师流动着来监考。老师在考试中会在教室前后走动,但基本上悄悄地,不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比较nice。空调不会很冷,而且考试途中和老师反馈空调太冷的话老师也会帮忙调节,整体考下来比较舒适。
3
考试tips
1)很多考生关心的考试时能不能充电的问题,我进入圣若瑟考场后特意数了一下,我所在的教室里有四个插排,需要充电的学生都能够到,不担心电脑或ipad考到一半没有电。
2)可以用ipad,自配键盘。
3)进考场检查时,老师会检查准考证(准考证上没有照片,但有个二维码)。如果有同学忘记打印了准考证,出示电子版也可以,但是还是建议一定要记得打印出来带着,如果遇到比较严格的老师,争论准考证的问题也会影响心态。
4)进入考场后尽量早点在bluebook上check-in,以免出现问题没时间解决。
5)到了考场如果发现登陆不了、电脑死机等问题,不要着急,马上举手示意监考老师,老师如果调适不了会找技术老师来帮忙。
幸运也不幸的是我的电脑在考试中遇到问题,登陆不了bluebook,一直显示网络连接有问题(后来监考老师说是因为有VPN,建议我卸载),后来我用考场的备用笔记本顺利完成了考试。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担心出问题,可以备用一个设备,比如有的同学就带了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以防万一。这里需要夸一下考场的备用电脑,bluebook已经下载好,wifi已经连好,满电,键盘和触控板都很好用,使得我这次考试算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
考前也有同学咨询如果考试前在bluebook上确认的考试设备和考场上使用的不一样有没有问题,其实是可以的,只要上了考场在bluebook上按之前的步骤确认一下这是今天考试的设备就可以了。但还是推荐大家做好准备,提前调适好设备,如果可以,自带一个备用设备是最1好的,这次就有一个考生的电脑死机、备用电脑登陆不上,最后放弃考试的情况。
6)忘带计算器可以用屏幕上的,挺好用的。当然建议还是要提前准备好计算器。
7)官方提供的一些工具,有老师反映annotate(注释)的功能不太好用,标注不上。但是eliminator以及mark功能比较好用,比较接近纸质考试的感觉,可以把排除的选项划掉,不确定的题目可以马出来后续再回来检查。
4
考明白了,怎么教?
题目的适配性
考前我们把官方的题目、自编题等都刷了一下,考试时亲身感受了一下题目的难度和适配性,整体的感觉是题目是很遵循考纲来设计的,基本上在官方给的题目里都能找到对应的考点,我们自主研发的自编题还原度也很高,经过亲身验证,我们更笃定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到学生。
考试节奏和速度要求
虽然阅读和语法没有长文章了,数学的应用题的字数也相对减少,但是机考SAT对于速度没啥要求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选项比较长、比较难,一些逻辑题的选项也会比较绕,而且文章变短决定了句间的逻辑关系、文本的主要内容变得更为重要,与之前可以跳读一些内容相比,机考SAT的短文章更要求考生做到精确理解,这对阅读和做题速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在routing module(启始模块)时,时间相对充裕,还有时间检查,但是到了harder mode(困难模块)时,文本明显变长,长难句变多,选项变复杂,做题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平时练习时,一定要保持计时做题,要对于题目速度有概念。
词汇题、语法题会相对省时间一些,可以半分钟左右一道题,文本目的等阅读题以及句间逻辑关系、合成信息等文法题目是属于中规中矩,1分钟左右一道题。而推断题、逻辑题、图表题都用时会比较长,可能到1分半至2分钟之间,平时练习时要做好时间的记录,了解自己的节奏,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地在不同的题型之间分配时间。
我这次考试时,Routing module(启始模块)遇到了5道图表题,是用时较长的。而进入harder mode之后,前面有一道逻辑题和两道推断题用了比较长时间,我想着这之后再遇到图表题就真没时间做了,结果胆战心惊地做到最后一题,万幸没有遇到图表题,正好答完了。中间休息的时间我就在反思,时间把握上还是要帮学生多下功夫。
词汇
考前我刷了一遍我们的《SAT机考预测46天》(又称2000词),考试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原词,比如engender, affecting, discount等。从2016年前的旧版SAT、2016后的新纸版SAT以及2023年开始的机考SAT的词汇情况来看,整体的词库是比较固定的,但新机考会更强调词汇的准确、灵活、快速运用,所以后续在备考时,建议考生放心背单词的同时,要注意积累词汇的用法、搭配、语境义等。
重题情况
我们同一考场和不同考场的老师讨论后发现,每个人遇到的题目都不一样,同教室的考生遇到的题目比不同教室的题目重合度高一些,但选项位置不同。比如同一道题目,我是A选项,而另一位老师则是D选项。选项之间也略有差异。比如另一个考场的两位老师的正确选项分别是in addition和additionally。这些差异正如CB在改革前官方所提到的,做了比较大的努力来保证考试的公正性。
那不同的题目真的能保证公平么?会不会有的题目难有的题目简单?我们讨论之后发现,垂直来看,每个人遇到的题目对应的考点是一致的,比如语法的逻辑题,我遇到的是选indeed,而另一个老师是in fact,我们回忆了一下文本,发现同一个考点的题目从文本长度、难度、词汇要求甚至是文章题材上都是比较一致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考完后直观感受是和官方给的四套练习以及我们的自编题很像。考纲设计上永远可以相信CB(毕竟从老版SAT到AP都是有明确考纲的),可以理解为是同一个考试模板下换了不同的文章和选项,但是难度基本一致。
再举个例子,比如同样考句间转折的逻辑关系,一道题是, though. 这样的选项,而一道则是把though换成了however,结构完全没变。这一点对于后续指导学生练习非常有意义,要把题目做透、考点吃透,以不变应万变。
题目趋势
阅读方面,科学和社科文章几乎各占一半,话题复现度比较高。比如我们基本上都遇到了考本土印第安文化的文章,有的老师遇到了3道左右,科学文章中生物类占比很高,这一点与托福一致。其中关于动物或植物行为的实验占比比较高,与纸质SAT的出题一致。所以后续在备考时,考生仍然要注意背景信息的积累,文章可以分话题地系统阅读和练习,考试时遇到话题相似的文章,有背景知识加持,对于阅读速度和解题都有很大帮助。文学历史类的占比相对少一些,但是在harder module会遇到,平时仍然要注意练习和积累。
语法方面,3月和5月两场考试总结下来,语法考点比较一致。主要保留了与句子结构相关的考点,比如主谓一致、标点符号等,都是在句子结构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变型。语法的逻辑词上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就是趋于日常化,少了纸质SAT中比较old school(老派)的用词,更多地加入了granted, then, lastly等日常英语写作中常用到的词,从对于考生的要求来看,考生需要更多地积累过渡词或短语,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最后一个趋势是文法整体考点的变化,考生需要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在些基础之上思考相关的语法点,也就是说“语法更像是文法了,主要服务于写作”。
最后,转达这次同去澳门考试的数学老师张志峰老师的建议:
1)考试之前,完成官方提供的模考(考前一周左右,官方会在邮件中发送模考链接),提前感受考试环境,从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提前准备好计算器。考生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计算器,同时也带上自己的计算器,以备不时之需。计算器的功能不需要太过复杂,只要能完成基础的加减乘除、开方和指数运算,就完全够用。
3)数学考试分为两个Modules,每个Module 都是35分钟,完成22个题目。为了能够冲1刺高分,考生需要Module 1有出色发挥。Module 1的题目相对简单,主要的难点是分数运算。建议考生在完成题目之后,通过选项的反推等方法,进行答案的检验,确保万无一失。
Module 2的难度高一些。在计算方面,主要体现在给出的数字的数值较大,同时不能整除。建议考生计算器的帮助下,写出每一步计算过程,努力避免计算失误的发生,稳扎稳打,冲1刺数学满分。
5
总结
出了考场后讨论完题目、进行了总结之后,老师们不约而同都说起了后续教学的方向,比如加强逻辑题的练习和难度、怎么要求学生的词汇背诵等,我这几天也陆续和6月要考SAT的学生说了亲历考场后的一些建议,并且会利用题型整理的表格,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薄弱项点对点地记录,这些教学经验经过实战的验证,更好地转化为教学工具,为后续考试的同学护航。

- 擅长申请:
- 本科,研究生
- 擅长方案:
- 出国留学规划,申请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