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逆袭案例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了解学生出国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就业,我们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学成绩以及可用于准备的时间等因素,给学生做出了以下建议:
1 申请专业可以同时考虑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
做出这个建议,一方面考虑到两个专业同时选择,可以在选校上有更大机会进入美国知名院校,为将来回国发展铺垫好基础。毕竟国内还是非常看重学生的院校知名度。另外一方面这两个专业也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纯粹的工科专业课程,并不是学生擅长的方向。工程管理集合了技术管理、项目规划以及项目管理等综合各个方面的信息,更适合学生开朗外向善于沟通的特点。
2.语言考试推荐选择一对一的方式,尽快出分。
美研申请需要同时具备TG两个考试分数,缺一不可。如果是按照常规计划,选择大班课,上完辅导班就要到七八月份了,每一门考试大概需要2-3次考试。这样的话,到12月份学校截止时,学生可能还没有考完TG。所以结合学生英语基础一般,时间短暂的情况,我们建议学生马上启动一对一课程,尽快推进复习进度。在两个考试中,我们给学生的要求是尽量确保托福。托福成绩是学生选校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即便是GRE成绩一般,也有学校可以选择。但托福成绩不到80分的话,学生的申请将会进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3.文案策划创造个性化加分因素。
对于这位同学来说,大学成绩上不占优势,当然可以说有明显的劣势。这个时候,文书必须“站出来”为申请人展示个人特色。我们结合学生大学期间的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以及部分课程的大作业,不放弃寻找任何的蛛丝马迹。通过这些琐碎但真实的细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让学校能看到申请人在大学期间一直对这个专业保持有强烈的兴趣。同时,我们也真诚的通过文书对于GPA的分数做了解释,由于大一大二一些大学分的基础课,例如数学,物理等成绩不太好,直接拉低了总体成绩。考虑到时间紧张,我们再让学生去做科研学术活动,会明显分散申请人的注意力。所以结合学生当时的情况,他当时刚刚启动毕业设计的准备。我们就把毕业设计做成一个严谨的项目,把这个项目作为学生重要的背景提升项目,没有再让学生花费额外的精力去应对其他活动。而且毕业设计中遇到难题时,同学也能非常便利地求助导师。整体进展非常顺利。可能有同学和家长看到这里,会问一个问题“这个学生的分数不理想,为什么不多去参加一些项目给自己加分?例如像那种远程科研项目?” 每个学生的申请都是与众不同的,不能完全照搬其他人的经验。就像这位同学,他的短板是GPA低,专业背景比较吃亏。比赛或毕业设计这些活动,都是校内的经历,他参加起来相对比较节约时间和精力。学生平时70%的时间都放在了语言考试上,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科研项目。如果是安排远程科研项目,也会占用学生的精力。毕竟美研申请,最终是看学生的实际经历和收获,并不是说我们在简历上罗列一些经历就可以起到加分作用。
对于专业基础比较牢固的同学,或者是时间相对宽松的同学来说,可以提前多考虑各种科研项目,给自己做加分。另外在这位同学的申请中,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时间的因素。提交时间早晚,对于学生也会有所影响。例如有的学校官网公布截止日期是5月份,但这仅仅是理论上最迟时间。目前申请人数多,基本上学校到二三月份,就进入申请的尾声。但也不是越早越好,因为这位同学的语言考试也需要时间来准备。在提交时间上,我们把大多数学校的提交时间放到了12月和1月,这样学生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同时也赶在一个比较早的时间段提交,不会因为招生名额满了而影响录取。
每一份录取的背后,都是一份独特的个人故事,看上去轻松简单的录取,对于申请人来说,是日复一日枯燥的复习。还好他们坚持下来了,还好他没有放弃。今天拿到这些录取,学生回顾过去这一年的付出,他对我们说“一切都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