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受阻,改变思路换来满意的录取
- 原创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学生是一位非常文静的女生,因为家中亲戚在美国生活工作,一直引导她前往美国就读高校,学生思想相对比较保守,一直到大三才确定去美国读研的目标。家人和亲戚的建议是自己完全可以应付申请工作,按部就班的准备托福和GRE的考试即可,所以一直都没有去咨询过专业的
留学机构。虽然学校的留学氛围不浓厚,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在短暂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达到了托福100+和GRE318的分数,与此同时依旧保持住很好的GPA。 然而,在大四开学不久,学生在准备申请材料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哪些院校适合我,我这么写文书的思路是否正确,家人和身边的同学都不能给予足够的信息和可靠的建议,学生觉得很茫然,尤其是在做文书中,毫无头绪,没有提笔的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临近12月的截止日期,学生和家长开始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之前的托福老师推荐她来合肥咨询。首先通过电话与我沟通,发现自己之前疏忽了很多细节,很多的时间也浪费了,也对接下来的申请规划有了明确的方向。次日,学生和妈妈一起驱车4个多小时来合肥, 当面与我聊更多的选校细节。通过一个多小时的梳理, 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以及自己想要的申请方向,更希望能够有专业的团队帮助她,也明确放弃自己申请的想法。
因为时间相对紧张,第一时间分配了对应用数学专业有丰富申请经验的文 书老师,与学生沟通并收集素材。在文书 创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大学期间相关的科研或实习的不足,在个人陈述中的表述缺乏感染力。学生在之前做的是通过家庭关系引荐的企业单位,做的工作相对容易且专业度不高,所以在描述上略显空洞。文 书老师则转换思路,将个人陈述的重心放在了未来的职业规划上,在这点上学生却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提供了很多文书的构思。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在元旦之前,把所有的申请材料完成并递交。
学生在选校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有很强的名校情结,另外对纽约波士顿这两座城市也格外关注,我们也围绕这两座城市去选择院校。 在国内疫情期间,我们收到了福特汉姆大学的面试邀请,我们通过视频的方式多次模拟了面试环节。学生虽然性格内向,但却在正式的面试中表现优异,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面试后第二周发来了正式的通知书,但学生最向往的哥伦比亚大学收到了拒信,学生觉得自己留学准备的太晚,自己的竞争力不足。随着国内疫情转危为安,在3月份我们陆续又拿到了波士顿大学和
东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学生找到我们的时候已经大四,临近申请的状态,可喜的是学生已经具备不错的申请条件,放弃DIY比较果断和及时,我们有时间帮助学生去制作申请材料,分析选校方案的工作。但是如果给学生,给我们的时间更多,或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第一,学生的大学成绩一直很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很好,也没有受到身边别的小伙伴太多的负面影响;
第二,学生在准备托福和GRE的过程中,一直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每日的学习规划,这点也是我们新东方团队在跟进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视的环节,尤其是针对一些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
第三,软性背景,关于统计学相关的竞赛,实习,和科研,这一方面,学生之前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因素的重要性,待发现问题的时候, 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又完全被托福GRE两门考试“绑架”了。
第四,时间的把控,如果出国留学的目标更早的明确, 学生可以把托福GRE备考放在前期大一大二,在大二暑假之后,有不错的专业课积累后,再做相关的科研,实习项目帮助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同时也给自己的申请文书材料补充更多的素材。
第五,很多学生或家长认为家中的亲戚朋友能够给予帮助,但他们并非专业做留学,他们能够给予的帮助很片面。
1)每个学生的特性都是不一样的,专业不同,目标方向不同,不能够凭借他独自的单个案例来做复制粘贴的工作;
2)每年的申请,每一所院校,每一个专业信息都是在变动的,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这些问题;
3)
不能够陪伴学生多年的规划(比如什么时间考试,什么时间第二次考托福,什么时间有不错的实习项目,甚至今天的单词打卡是否完成,等等);
4)案例,某个院校某个专业的录取情况如何? 中国留学生往年的录取案例是怎样的?这点他们没有数据库做支持;
5)…………
所以术业有专攻,科学的贴心的规划和专业的申请交给专业的团队来做。如今我们更加希望遇到的是大一大二的学生, 他们最大的优势是时间,我们有机会可以一起努力,在接下来的2-3年内,书写出丰富多彩的个人简历,换来满意的录取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