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地质大学走向JHU--11个月的美研申请心路历程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确定出国
当我有去美国读研这个想法的时候,已经是大三下学期了,也就是3月份,距离12月(部分大学截止申请的月份)只有9个月了,这意味着我要在这段时间里把托福、GRE成绩考出来,并且准备相关的文书素材,很不巧的是,我们大三下学期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凑,很难系统的去学习语言课(所以想出国一定要趁早!!)。
我的出分生涯
从开学开始我都会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学习托福(其实就是报了班),马马虎虎准备了2个月,硬着头皮在学校考试周之前参加了第一场托福考试[5.26],接着又跌跌撞撞赶在暑假前考了第二次[7.13](暑假要开始学GRE)。这两次托福考完我整个人都是傻的,最高分只有93分,当时一度感觉自己只能申个普通学校了...生产实习结束后我带着恐惧感(都说GRE很难)开始了GRE学习,8月中旬课程结束,从此我与单词为伴,不得不说GRE的单词真的是太imba了,活生生地剥离了我学英语的兴趣,背了2个月单词让我患上了单词妄想症,以至于生活中每看到单词都得去回忆一下。准备了满打满算2个月(大四上的课程从11.11开始)我报名参加了第一次GRE考试[10.20],出分318,真是可喜又可悲啊,数学单词好多不认识只考了165,看来阻止我前行的还是单词啊...紧接着我又迅速切换到了托福战场,两星期的仓促准备,最后一次参加了托福考试[11.3],把最高分定格在了98,来不及犹豫,我又伴随着学校课程参加了第二次GRE考试[11.23],出分324,自此,我狼狈的出分生涯结束了。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关于文书,截止11.5,我向郭老师提供了所有素材,其中PS初稿在11.16完成,到最终11.26定稿又修改了数十次,三封推荐信最晚一份是在12.10完成,将至大多数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太难了...在这里要感谢三位推荐人老师,能够放下手中的重担来帮助我完成推荐信!
我的专业选择
至于专业选择,我的故事没那么戏剧性,只是单纯因为做过相关领域的科研项目以及兴趣选择了环境工程方向,细分的话想深入学习环境微生物;我本科学的是海洋科学,却因为大创让我对微生物产生了兴趣,所以说兴趣才是最好 的 老师呀...科研经历方面,我做了两个项目,现在比较后悔没能认真考虑发文章的事情,只是因为觉得麻烦就放弃了...所以大学期间要珍惜每一个提升自己科研背景的机会,不要觉得累就让其溜走。
我的录取
申校的话,总共申了10所学校,其中JHU的截止日期就是12.1,距离我结束出分生涯只有7天,可想而知这个申请过程是有多紧绷,却也是第一个收到了这所学校的offer,还是比较欣慰的!期待后面更多学校的录取offer。
我的申请小结
总结一下,因为我规划的比较迟,所以整个过程相对要辛苦一些,不过当offer下来的时候,跟别人相比,收获的的快乐一定是双倍的;同时这也证明了无论你开始准备的时候有多晚,只要你肯下功夫,愿意盯着目标不懈地奋斗,总归会有好的结果!从我上面标注的时间日期可以看出几乎每一步都是在破釜沉舟,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申学过程像这样紧凑,所以建议各位同学尽量要提早规划流程,尽早落实行动,这样的话语言课成绩不够可以再刷(不要像我一样只能默默哀叹托福没上100...),科研背景不够硬可以再补充,GPA不够高也可以往上再提。
首先,十分感谢老妈,一直对我出国的选择表示支持,帮助我出谋划策,并且在我失落烦心紧张焦躁的时候给我鼓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我的信心。当然还有新东方的老师们,汪老师打开了我留学的大门,从最开始帮助我分析专业,到各阶段对于我的问题疑惑的及时反馈,都让我更有底气地走每一步;丁老师总是能够淡定且准确地分析我每一次的考试成绩,并给出提升的方法,听了丁老师给的建议,做了丁老师准备的机经,感觉至少多考了5分;郭老师总是十分有耐心地跟我一起讨论文书中的措辞以及内容,并且通宵帮我赶进度,虽然在每一次的语音通话中郭老师的声音很小,但却像定海神针一般消除了我的后顾之忧。
最后祝愿各位打算出国的同学们能够认准目标大步向前迈,实现自己的留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