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院校与帝国理工的距离
- 原创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该
同学找到我们的时候,已经是大三下学期了。学生说明了自己的情况,211院校,非985,为中外合作项目,但是孩子并没有选择出去,而是最后一年也继续在国内就读。找到我们时均分83,没有比较好的科研经历,也没有论文发表,但学生想去伦敦地区。
众所周知,伦敦地区的学校有个特点,院校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学生想冲刺名校,但咨询了比较多的机构,打击经受的不小。在分析了学生情况后,我挖掘到了孩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建议目标院校定在帝国理工学院。在多次头脑风暴后,孩子逐渐清楚了自己的情况,增加了一项科研经历,并在努力下完成了一篇国家级论文发表见刊。在后期准备文书的过程中,后期老师也是多次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了学生的优势情况,合理建议。
在递申的过程中,学生的同学有很多均分比她高的,拿到了拒信,孩子一直很不放心。最终在后期老师的指导,以及整体团队的努力下,孩子等待到了她的理想院校帝国理工学院的录取。在整个录取的过程中,学生一直高度配合我们,并且积极完成老师的建议,最终获得了好的结果。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直译为伦敦帝国学院,全称为帝国科学、技术与医学学院(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简称帝国理工(IC),世界公立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声望,是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大学之一。
帝国理工学院于1907年建立于英国伦敦,由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于1845年建立的皇家科学院和大英帝国研究院、皇家矿业学院、伦敦城市与行会学院合并组成,曾是伦敦大学成员之一。主校区位于伦敦著名的富人区南肯辛顿,紧邻海德公园、肯辛顿宫,与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教堂亦相距不远。
帝国理工学院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国际科技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成员,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校并称为金三角名校和G5超级精英大学。学院校友中,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菲尔兹奖得主 。
作为一个专攻工学、医学、理学的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具有世界级的科研水平、师生质量和经济实力,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并称世界四大理工学院。在英国,尽管帝国理工的历史比牛津剑桥要短,但从1907年建立之初起,它便凭藉浓厚的皇家背景和雄厚的经费实力很快跻身世界TOP名校之列。因此英国教育界有所谓 “三足鼎立”的说法,认为文科最好的院校是牛津,理科最好的是剑桥,工科最好的是帝国理工学院。帝国理工与许多大公司联系紧密,产业化程度很高,占有英国全国研究经费的七分之一。作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工科院校之一,和牛津剑桥一样,帝国理工学院不仅入学门槛极高,学费也要比其他院校高,有人称之为英国最贵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