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拿到博士录取
- 原创
背景介绍
录取情况:
IC: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Research (PhD)
硬背景:
本科:西交利物浦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
研究生:帝国理工学院
研究方向:电气工程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信号处理
软背景:
论文*2
课程项目*2
申请难点
选校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短时间内调研众多导师,明晰导师所带学生画像,高效推荐最匹配的套磁导师,指导套磁每一个导师,给出最专业的套磁建议。
留学规划与提升
1)
团队老师通过调研了解到IC的P导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声音版块的信号处理,正在招一位PHD学生,目前研究项目是Google Fackebook这类的公司合作的工业相关项目。在和学生深入沟通后发现,信号处理与神经系统结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向,之前也做过一段关于测温功能的指纹打卡系统的科研项目,相较纯理论研究项目,学生更喜欢实践性很强的研究项目。综合而言P导师无论是研究方向还是所带项目,都和学生兴趣经历最匹配。
于是,学生先套磁了P导师。在和导师面试之后,P导师提到后续会有科研组内的导师面试,在面试过程中会重点问Motivation类的问题。这和规划团队前期指导学生准备的的重点不谋而合,包括:Motivation、Academic background、Research interest等方面。
2) UCL的K导师,就非常有缘分了,导师是做人工智能在医疗方向的应用的。学生在这之前通过xdf海外科研项目跟着K导师做过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课题,并成功发表了论文。同时K导师也是目前学生所有的帝国理工Communication signal processing专业博士毕业。学生和导师沟通了在校成绩,科研经历之后非常欢迎学生去读博,导师也强调了申请时候需要提交RP(Research Proposa).RP(Research Proposa)也是团队老师希望学生重点准备的部分,通过研究计划书去展示博士阶段的研究想法。
3)最后IC的D导师,是神经系统和信号处理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在面试之前,团队老师建议学生读了大量的D导师文献,详细了解D导师脑电波方向,以便见面时能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另外在和D导师的沟通中,团队老师也建议学生多和导师沟通的正在进行课题,导师的风格等等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通过多次的套磁和套磁后的复盘,最终学生申请了帝国理工P导师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