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翻盘的跨学院申请之路
- 原创
背景介绍
-
硬性条件:
- 华南师范大学,主修教育技术学 GPA 3.4/5,辅修英语 GPA 3.25/5
- 雅思7 -
软性背景:
- 8段实习(做老师或者助教)
- 5段科研(包含编程和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项目)
- 3段比赛经历(脚本撰写和课程设计与开放相关)
- 有参与社团活动的经历
- 本科期间有学习C语言、Python、APP Inventor、Java、Web网页制作、人工智能、机器学期与算法等课程,并完成60余个课程实验,10余个课程设计项目
- 4位推荐人
申请难点
- 学生本科专业隶属信息技术学院,与加拿大工程学院/理学院的官方要求不符,属于“跨学院”申请,容易被部分院校在首轮审核中筛掉。
- 部分申请专业的前置工程与计算机高阶课程不匹配,无法满足目标专业对学分与知识结构的硬性规定。
- 学生本科绩点处专业前66%,在高分竞争者云集的加拿大硕士申请中不占优势。
留学规划与提升
- 首轮选校前即向学生阐明“跨学院”申请的制度壁垒与低录取概率,帮助其理性设定冲刺/保底比例。
- 在多大、UBC拒录后快速分析历年录取数据,锁定“非工程学院友好”的达尔豪斯大学互联网工程硕士,建议学生及时加申。
- 指导学生运用自学编程、AI科研与项目经历弥补官方前置课程缺口,并在文书中主动突出目标专业的核心能力要求。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申请的过程中,学生本人对整个申请的把控度很高,配合也非常积极。因此,整个过程推进也较为顺利。整体来说,学生拿到的录取不算多,因为跨学院申请的原因,也让等待的过程比较煎熬。加拿大院校申请对学生之前的学术背景(学历、课程)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海外申请人来说更甚。因此,我们建议,学生在选择申请专业的时候,先做好调研,了解意向申请的专业是否匹配自己的背景。尤其是希望跨学院申请的学生,一定要做好长期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