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W同学本科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期间因个人成绩理想,W同学用仅3年的时间就修完了毕业所需的学分并以优异成绩顺利获得学士学位,并荣获Magna Cum Laude毕业荣誉。在本科期间也多次获得Dean's List。
申请难点
W同学本科毕业后参加了一段工作,历时仅4个月,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工作。在此之前,W同学在大学期间也有完成一段HR相关的实习。两段职业经历与其要申请的心理学分支如认知与感知,跨学科人类发展,应用心理学等关联性不大。因此在其申请材料中比较难突出两段经历的部分。
留学规划与提升
综合W同学所申请的方向,我们深入探讨挖掘其本科所修读的相关课程,诸如数据分析,研究方法,心理学量化和统计方法等课程来突出W同学的量化分析背景和数据处理能力。另外,W同学从单位辞职后有进行一段在中国大陆的校内科研,在这段经历中其作为研究助理也掌握了如EEGLAB等分析工具的使用。这些经历对其研究生申请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选校的时候,我们的规划老师也着眼于综合排名理想的院校,选择了匹配的项目。最终斩获多所院校的录取~
院校解读
Columbia University的Teachers College开设的 Learning Analytics MS 项目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
跨学科、重实战:课程结合计算机科学、统计学与认知科学,涉及教育数据挖掘、理论过程、数据管理、特征工程等多门核心课程,还包括面向教育场景的实操性项目如实习和实践工作室,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
-
Capstone 毕业设计:学生需完成一个整合性 capstone 项目,利用真实教育数据解决现实问题,体现了项目导向和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
-
职业导向明确:毕业生主要面向 edtech 企业、教育评估机构、智库及各级教育部门的数据团队,就业市场清晰,符合当前大数据驱动教育的趋势 。
-
课程结构灵活:32学分设置,包括 15 学分核心课程、9 学分选修 HUDK 课程、6 学分统计学课程(也可根据先修经验调整),国际学生可选择全职或非全职就读。
-
伦理与政策结合:课程不仅教技术,还关注教育数据分析中的法律、政策和伦理问题,体现社会责任、数据正义的教育理念。
总之,该项目结合多学科背景与实践能力培养,对希望进入教育科技或教育政策领域的数据分析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Penn GSE)开设的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Human Development (M.S.Ed.) 项目(ISHD,跨学科人类发展硕士)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
个性化、跨学科课程:学生可选10门课程(可一年全日制完成或两年兼读),通过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策研究等多视角深入理解人的一生。
-
核心方法训练:必修 Proseminar(教育研究导论)及统计与质性研究方法课程,注重研究设计、实验、数据分析与传播,强调科学证据驱动。
-
职业导向明确:毕业生主要进入学术研究、项目评估、青少年/社区服务、NGO、政策咨询等领域,也为攻读人类发展博士奠定基础。
-
可选辅修方向:可选辅修“Applied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Skills”(应用发展与咨询技能),包括咨询基础课程,增强职业实用能力。
- 师资与同伴网络:师资包括多名心理学、教育研究专家,学生国际化程度高,社群紧密;Reddit上有现/往届学生积极分享经验。
总结而言,Penn ISHD 的M.S.Ed. 项目以其灵活设置、扎实方法训练、跨学科融合与职业发展导向,为希望从事学术研究或社会教育实践的学生提供了全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