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基本情况分析
B同学 广东某985院校
机械工程专业 GPA3.8+ 雅思7.0+ GRE320+
校内比赛获奖经历
校内二段长期科研经历 机器人相关方向
校外实习经历一段 跟科研相关
录取院校展示
机械工程@耶鲁大学 机械工程@哥伦比亚大学 机械工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机械工程@纽约大学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1 硬件条件的准备 大二开始准备雅思考试。暑期强化班,开学后跟随规划老师制定的时间表,推进复习计划。大三上半年考到了7分。随即转入GRE的学习。寒假GRE冲分班,开学后到大三下学期 GRE开始准备考试。大四开学前拿到GRE320+分。
2 软件方面的准备。大二接触时还没有完全确定申请方向,在大数据 AI以及原本的机械工程之间摇摆。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都是家长比较关注的。但是孩子在计算机编程类的课程分数上不是很占优势。 申请团队的老师们先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就业趋向,推荐还是走机械大类比较适合孩子的想法。给家长和学生的建议是AI+Engineering。理工科专业中都有接触AI相关的内容。可以让孩子顺畅衔接。专业最终确定还是机械工程大类。这一点在后续的科研经历中也得到了印证,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后,对于机械制造领域的基础更扎实,并且科研进度非常顺利。
3选专业后的计划: 选好专业后,根据意向申请学校往年的录取数据,给学生建议是尽量补充科研,能够充分利用在校内的时间精力,从而在一年内有更多深入的专业的产出。联系了之前校内带科研的教授,并且找到了学校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教授,两个项目先后从大三开启。 大四开学后是材料投递阶段,同学也把这个时间段内的科研进展总结到简历中,部分学校截止日期比较早,像是11月中旬截止。这部分学校我们就给学校发了更新后的简历。尽量让学生经历全面地展示给院校。
对于理工科的同学,尤其是材料,机械,土木 ,环境这些专业,同学们既可以选择读硕士,也可以选择就业,所以大家会比较容易纠结,该怎样选择才会更好?以上的这位同学也是经历过了这样“苦恼”的阶段。当时她有求助教授,学长学姐,并且最终勇敢迈出去一步,通过实习来探索适合自己的领域。当同学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自己去尝试。这就是为什么要早规划的原因,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来探索学生更擅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