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考察的核心内容
SAT本质上是一项基于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的考试,旨在评估学生是否为大学水平的学术挑战做好了准备。它主要考察三个领域:
1. 阅读
-
形式: 共5篇文章,52道题,65分钟。
-
文章类型:
-
1篇文学小说(来自美国或世界文学)
-
2篇历史/社会科学(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
2篇自然科学(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等)
-
-
核心技能:
-
证据把握: 寻找文中支持答案的直接证据。
-
信息整合: 结合图表和文本信息得出结论。
-
词汇在语境中的含义: 不是考生僻词,而是考常见词在特定上下文中的精确含义。
-
论证分析: 理解作者的观点、论据和推理过程。
-
2. 文法
-
形式: 共4篇文章,44道题,35分钟。
-
核心技能:
-
标准英语惯例: 标点符号、语法、用法(如主谓一致、时态、代词指代等)。
-
观点表达: 考察文章的组织结构、逻辑连贯性、以及表达的有效性和精确性。例如,如何加强论点、如何更简洁地表达、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过渡句。
-
3. 数学
-
形式: 分为两部分,共58道题,80分钟。
-
第①部分: 不允许使用计算器(20题,25分钟)。
-
第二部分: 允许使用计算器(38题,55分钟)。
-
-
核心领域:
-
代数核心: 线性方程、不等式、方程组。
-
问题解决与数据分析: 比率、百分比、比例、数据解读(图表、统计量)。
-
高等数学基础: 多项式、二次方程、指数函数等。
-
几何与三角学: 面积、体积、三角函数等。
-
-
考察重点: 强调数学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计算。
4. 作文
-
注意: 自2021年起,SAT已经取消了强制性的作文部分。目前,绝大多数大学不再要求提交作文成绩。
SAT备考时间线
一个科学合理的备考时间线是成功的关键。建议的备考周期为6-9个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①阶段:诊断与基础(提前6-9个月)
-
目标: 了解考试结构,找出强弱项。
-
行动:
-
进行一次完整的官方模考(使用College Board官方的Bluebook应用)。
-
分析模考报告,明确在每个模块和知识点上的薄弱环节。
-
背诵核心词汇,复习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语法规则。
-
第二阶段:系统学习与分项突破(提前3-6个月)
-
目标: 逐个击破薄弱环节,掌握各题型的解题技巧。
-
行动:
-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每周学习计划,轮流学习阅读、文法和数学。
-
使用官方指南和可汗学院等质量好资源进行专项练习。
-
建立错题本,深入分析每一道错题的原因。
-
第三阶段:模考与强化(考前1-3个月)
-
目标: 适应考试节奏,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
行动:
-
每1-2周进行一次严格的计时模考。
-
全面复习错题本,针对反复出错的题型进行二次强化。
-
练习时间管理和应试策略(如猜题技巧、题目取舍)。
-
第四阶段:考前复习与调整(考前2周)
-
目标: 保持状态,调整心态,查漏补缺。
-
行动:
-
回顾核心词汇、数学公式和语法要点。
-
复习错题本,避免再犯同样错误。
-
放松心态,保证充足睡眠,准备好考试所需物品。
-
重要时间点:
-
考试时间: 通常选择在高二下学期(11年级)的3月、5月或8月进行首考。这样可以在高三上学期(12年级)的10月或12月有充足的机会进行二战或三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