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理学院是该校科研与教学实力突出的核心学院之一,凭科研成果、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和创新的课程体系,在全球理科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其下设有化学系、数学系、物理学系三个学系,以下是详细介绍:
- 亮眼的学科排名与科研实力
理学院多个学科长期位居全球及香港前列,科研影响力显著。在 2025 年 THE 跨学科科学排名中,学院助力学校位列全球第 25 名、亚洲第八名;2024 年世界大学科研论文质量评比中,其化学及物理学科排名全港前列,数学学科位列全港第二。细分领域更是表现亮眼,如物理学系的凝聚态物理学、光学在 2025 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中均位列全球第 9;化学系的物理化学排名全球第 9,化学工程排名全球第 33。此外,学院科研人才储备雄厚,2024 年度全球高被引学者中,该校 32 位入选者里有 15 位来自理学院,化学系更是有 23 名教员及杰出教授跻身史丹福大学 “全球前 2% 学者” 榜单。
- 三大核心学系详情
- 化学系:师资力量好,包含 2 名欧洲科学院院士和 11 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该系与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联系紧密,还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其硕士课程的研发实践训练占比为香港相关课程之冠,毕业生多进入制药、材料科学、能源等领域发展。
- 数学系:于 1991 年正式成立,专注于应用数学领域的优质教学与科研。目前有 29 名教员,涵盖 5 名讲座教授、7 名教授等。该系曾推出香港计算数学理学士课程,还与巴黎第九大学合办过金融与精算数学相关硕士项目,后来将其升级为金融数学与统计理学硕士课程,研究方向涵盖逼近论等多个应用数学领域,教员还在 70 余种国际期刊担任编委。
- 物理学系:前身为 “物理及材料科学系”,2017 年重组更名。其物理学及天文学研究成果获评为水平(四星)的比例为香港之冠,拥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研究中心,研究主题涵盖量子材料、天体物理学与粒子物理学等多个前沿方向,还开设了香港专注于数据建模和量子技术的物理学硕士课程。
- 创新多元的课程体系
学院覆盖本科到博士的全阶段课程,且注重课程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项目。
- 本科课程:除常规基础理科课程外,开设了多个特色课程,比如全港首創的法律學學士與理學士(計算數學)雙學位課程;新增与英国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的双联学位课程,学生在城大修读两年后赴海外院校完成剩余课程,可获两校学位。还有以研究为主导的环球精研与科创课程,会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流和科创企业实习机会。
- 硕士课程:除化学、金融数学与统计等成熟课程外,物理学系开设的物理学数据建模与量子技术理学硕士课程极具特色,课程涵盖量子信息科学、机器学习与数据建模等内容,还设置高级研究项目,助力学生掌握对接就业市场的实用技能。
- 丰富的实践与发展资源
- 科研与创业支持:学院依托学校 “HK Tech 300” 创新创业计划,为学生提供资金和培训,助力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成立初创公司,培养科研创业思维。各学系的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也为学生参与前沿科研项目提供了充足平台。
- 校企与国际联动:香港工业总会等机构会为学院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院还通过与全球多所院校的合作,为学生拓展海外交流渠道。同时,借助与校友和业界的紧密联系,学生能获得诸多进入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金融领域等的职业发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