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准备赴港留学的学生来说,拿到录取通知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往往来自于如何安顿生活——尤其是住宿与日常开销。香港生活节奏快、物价高,宿舍资源紧张,对非本地学生来说,更需要提前规划。本文将为你解析香港留学的住宿政策、生活成本与实用省钱技巧,帮助你提前做好准备。
一、非本地学生住宿:有名额,但不保证
香港的高校虽普遍设有研究生宿舍,但并非所有非本地学生都能保证校内住宿。
总体规律是:
-
研究型研究生(PhD / RPG)通常享有较高的宿舍分配优先级。
-
自费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则大多需要自行租房或申请大学管理的校外宿舍。
例如:
-
香港大学(HKU) 通过 CEDARS 提供非本地生宿舍申请,但名额有限,部分授课型硕士需自行寻找住房。
-
香港中文大学(CUHK) 在Postgraduate Halls中为研究生提供宿位,但官网明确说明,授课型学生宿位不保证。
-
香港科技大学(HKUST) 的研究生宿舍多分配给全日制研究生,授课型硕士可申请大学管理的公寓,但竞争激烈。
-
香港理工大学(PolyU) 则建议授课型硕士提前自行安排校外住宿,仅在特殊情况下提供临时宿舍。
-
教育大学(EdUHK)与岭南大学(Lingnan) 也设有校内研究生宿舍,但非本地授课型学生能否获得宿位视当年名额而定。
建议:
在收到录取后,立即登录目标院校的“Student Residence”或“Postgraduate Halls”页面查询申请时间与资格,确保尽早递交申请。若未能获配宿位,应提前准备校外租房方案,避免抵港后陷入“无房可住”的被动局面。
二、校外租房与价格参考
对于大部分授课型硕士而言,校外租房是主流选择。不同地区的租金差异较大,大致可参考如下区间:
-
九龙/港岛(交通便利):合租房间 HKD 7,000–10,000/月,单人Studio约 HKD 10,000–15,000/月;
-
新界(靠近大学):如沙田、将军澳、屯门等地区,单间约 HKD 5,000–8,000/月;
-
青年宿舍 / Co-living 公寓:价格相对亲民,约 HKD 3,500–6,000/月。
推荐使用的平台包括 591、Spacious、Oh!Nest 等,部分大学(如港大、理大)官网也会提供官方认可的校外房源清单。
三、生活成本:一年预算需HKD 120,000起
香港生活成本整体高于内地一线城市。以一年授课型硕士为例,平均生活预算如下:
| 项目 | 预计费用(港币/年) | 说明 |
|---|---|---|
| 住宿 | 60,000–100,000 | 视地区与房型 |
| 餐饮 | 30,000–40,000 | 校内饭堂平均HKD 30/餐 |
| 交通 | 3,000–6,000 | 建议办理学生八达通卡 |
| 日常支出 | 10,000–15,000 | 含通讯、文具、娱乐等 |
| 总计 | 约120,000–160,000/年 | — |
省钱建议:
-
善用学生折扣(港铁、博物馆、影院都有优惠);
-
校内餐厅与饭堂比外卖便宜一半以上;
-
校方或社群常有二手家具/书籍交换,可大幅降低初期开销。
四、生活适应:语言、节奏与社交
香港是一个中英并行的国际都市。多数课程为英文授课,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粤语都可沟通。对于非本地学生来说,更需适应的是节奏与人际距离——学业要求紧、生活节奏快,但社交氛围开放。
初到香港时,可以:
-
参加Orientation或社团活动,快速建立人际圈;
-
注册八达通卡与本地银行账户,方便交通与日常支付;
-
使用本地常用App(HKTVmall、Foodpanda等)熟悉生活节奏。
五、延伸福利:毕业后留港工作(IANG签证)
完成香港高校全日制课程后,非本地学生可申请 IANG签证,可在港停留最多两年寻找工作。这一政策让香港留学不仅仅是一段学习经历,也成为通向国际职场的跳板。
六、结语
香港留学是一场现实与成长并行的旅程。住宿与生活成本确实不低,但只要提前规划、了解政策、善用资源,就能平衡预算、安心学习。
对于非本地学生而言,香港的魅力不仅在于高质量的教育,更在于它多元、真实、充满活力的城市体验。学会在高压与高效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才是留港生活的真正意义。
(20).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