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中,我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孩子对商科感兴趣,但在高中阶段能做些什么来提前积累经验?”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也有这样的疑问,那么National Economics Challenge(CNEC经济学挑战)和Student Investment Challenge(SIC中学生投资挑战)这两项竞赛,值得了解。
这两项赛事由美国经济教育学会(CEE)及美国中经济学会(ACME)官方认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多年。自2016年进入中国以来,CNEC和SIC的参与人数持续上升,吸引了越来越多有志于经济与金融方向的中学生。
一、两场竞赛的定位与区别
简单来说,CNEC偏向于“学术型经济思维训练”,主要考察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而SIC则更像是一场“模拟投资实战”,学生需要在虚拟市场中制定投资策略、分析风险并进行汇报。
两者一个侧重理论分析,一个注重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运作逻辑。
二、报名对象与分组设置
两项比赛都面向7–12年级学生。CNEC根据学习程度分为三个层级:
-
PRE入门组:适合还未学习正式经济课程的学生;
-
David Ricardo初级组(DR):面向已修读IB、AP或AS经济课程的学生;
-
Adam Smith高级组(AS):适合已系统学习微观与宏观经济的同学。
SIC则以2–4人团队为单位参赛,重点考察团队协作、市场分析及投资判断能力。
三、竞赛流程与时间安排
以2025年为例,SIC一般在2月至6月之间举行,从初级站测评到全国站评比,为期约四个月;
而CNEC则从8月到12月陆续展开,初级测评、复赛到全国决赛依次进行。
部分在中国区表现突出的选手还有机会参加CEE全球总决赛,与来自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代表队同场比拼。
四、比赛内容与形式
CNEC经济学挑战包括:
-
经济学测评:考查宏观、微观与国际经济学知识;
-
案例分析(Critical Thinking):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
创新问答(Super Econ!):在限时问答中展示经济思维的灵活与反应力;
-
经济超碗(Quiz Bowl):以知识竞赛形式进行最后角逐。
SIC中学生投资挑战则模拟真实金融市场,学生需在十周内完成投资决策、资金配置、报告撰写及汇报答辩。竞赛评审会综合考虑收益表现、策略合理性与风险控制能力,确保学生在理论与实战中同步成长。
五、奖项设置与获奖比例
两项竞赛都设有金、银、铜奖以及参与证书。
历年数据显示,CNEC初级组金奖比例约为3%,银奖约9%;SIC的获奖比例大体相当。
除了个人与团队奖项外,部分选手还可获得“投资能力认证”“分析能力认证”等专项证书。
这些成绩在申请商科类大学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能展示学生的学术兴趣与研究潜力。
六、竞赛带来的成长
我带过多位学生参加过CNEC与SIC,大多数人在过程中都有明显成长。
他们不仅提升了逻辑思维与数据分析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从宏观经济新闻中提炼有效信息,用数字和模型讲述自己的观点。
在面试或申请文书中,这样的经历往往能成为鲜明的亮点。
此外,SIC的实战环节还让学生体会到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从而建立更成熟的风险意识,这对未来学习金融、商业管理、经济分析等方向都有深远意义。
七、总结
CNEC和SIC并不仅仅是竞赛,它们更像是一段探索经济世界的旅程。
对于计划未来申请商科、经济或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两场比赛能帮助他们从兴趣出发,建立专业思维,培养实践能力。
如果你正在为如何规划高中阶段的商科学习路径而困惑,不妨考虑从CNEC或SIC开始。它们也许就是打开商科世界大门的第1把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