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 届藤校录取数据、趋势与未来策略
一、申请总量与录取率概览
八所藤校在2025fall周期共收到超过38万份申请。
整体录取率集中在 4%–6% 区间。
与往年相比,平均录取率下降约0.3%,竞争持续加剧。
二、各校趋势亮点
|
学校 |
录取趋势 |
国际生比例 |
标化成绩趋势 |
|
哈佛 |
维持高门槛 |
约12%-15% |
|
|
耶鲁 |
高门槛稳定 |
约12%-15% |
强调全面匹配度 |
|
普林斯顿 |
录取最严格之一 |
14.1%(略升) |
标化成绩权重上升 |
|
布朗 |
略有回升 |
稳定 |
注重DEI,非裔与拉美裔比例上升 |
|
达特茅斯 |
相对温和回升 |
数据待公布 |
偏好真实个性表达 |
|
康奈尔 |
申请量增长但录取略松 |
数据稳定 |
对国际生标化要求明确 |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基本持平 |
约13% |
商科/工程类竞争激烈 |
|
哥伦比亚大学 |
竞争激烈 |
约12.5% |
高分不再保证录取 |
三、关键录取趋势分析
1. 国际生比例:略有下降但仍保持稳定
普林斯顿国际生占比达 14.1%,为藤校中较高水平。
耶鲁和哈佛维持在 12%-15% 的区间。
尽管部分学校因政策调整导致国际生比例微降,整体仍趋于稳定。
DEI(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政策持续推进:
布朗大学非裔与拉美裔学生录取比例显著上升。
招生更注重背景多样性而非单一学术表现。
2. 标化考试(SAT/ACT)强势回归
多数录取学生的SAT分数集中在 1500–1570,ACT在 34–36。
对国际学生而言,标化成绩再次成为“硬性门槛”。
“Test-Optional”政策虽存在,但高分申请人更具优势。
3. 文书与个人匹配度愈发重要
招生官对模板化、包装化的文书故事敏感且厌倦。
更青睐展现真实经历、长期投入的兴趣项目的学生。
例如:持续三年的社区服务、独立科研、艺术创作等深度参与更能打动评审。
四、申请热度的结构性变化
申请热潮主要集中在“哈耶普”三校,但 29fall 申请数据显示,热点发生了明显的结构转移:
宾大与康奈尔增长最抢眼
哥大在声誉回升后重新吸引大量关注
宾大:跨学科项目爆发力强
商科、工科、生命科学的融合型项目成为亮点,如 M&T 双学位、Life Sciences+Wharton
地处费城,就业资源丰富,吸引更多国际申请者
康奈尔:专业覆盖面广
八个本科学院,涉及工程、酒店管理、农业、建筑、艺术等
尽管整体录取率较高,但部分学院(如工程、商学院)录取率仅 约 3%
哥大:纽约核心区的回归
在争议平息后,国际生比例依然高(16%)
城市位置与灵活课程体系让其重新成为亚洲学生目标校
五、差异化趋势显现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继续保持高的录取标准,适合综合实力背景突出的学生。
康奈尔、达特茅斯、布朗:录取政策相对灵活,部分专业或学院呈现略微回升趋势,是潜力申请者的优选目标。
2029Fall八所藤校录取数据总结与分析
录取率
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录取率跌破4%,具体数据未完全公布,但根据历史数据,整体录取率通常在3-4%之间 。
耶鲁大学:耶鲁大学的录取率为4.8%,相较去年(6.54%)有显著下降
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率为5.5%,但有超过200人要求推迟一年入学,因此实际入学人数有所减少。
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率为4.29% 。
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录取率为5.9%。
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这些学校的录取率略高,但具体数据未详细公布 。
国际生比例
普林斯顿大学:国际生比例为14.1% 。
哈佛大学:国际生比例约为10-11%。
耶鲁大学:国际生比例约为10% 。
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生比例约为13% 。
标化考试趋势
2029fall录取季是标化考试“回潮”的关键一年,普林斯顿、哈佛、耶鲁、达特茅斯等均已恢复或建议提交SAT/ACT成绩。
多元性与公平政策
藤校继续重视全球多元性,同时更重视本土弱势群体的机会。例如,普林斯顿大学有25%的录取学生获得联邦佩尔助学金资格,布朗大学非裔与拉美裔学生比例上升 。
总体来看,2029fall藤校的录取竞争依然激烈,录取率普遍较低,国际生比例略有下降但仍保持稳定。标化考试的重要性再次凸显,而藤校在多元性和公平性方面也持续作出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