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学科融合下的专业选择新逻辑
二、专业全景解析:从旗舰课程到特色领域
1. 2025年新增专业:跨学科旗舰课程矩阵
-
数据赋能课程(DELTA):隶属新成立的计算学院,学生可灵活选择计算机科学、网络安全、数据科学与数据系统工程四个主修方向。课程包含海外名校交流(如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及知名企业精英实习。 -
卓越创意与科技课程(CREATE):由创意媒体学院开设,融合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文化研究,学生可在BA Creative Media、BSc Creative Media等三个学位中自由选择。毕业生可向游戏开发、动画导演等方向发展。 -
环球可持续发展科创课程(INSPIRE):由能源与环境学院提供,首年通识教育后分流至能源科学与工程(ESE)或环境科学与工程(EVE),包含海外研究机会及创业工作坊。
2. 优势专业:全球排名与行业认证双支撑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2024年软科世界学科排名全球第18位,课程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共建实验室。 -
能源科学与工程:2024年软科排名全球第9位,毕业生可获英国CIWEM和IGEM工程师资格认证,薪资涨幅居理工科前列。 -
传媒与语言学:传媒学全球排名第48位,语言学排名第38位。创意媒体学院拥有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的教学空间,提供苹果公司工作坊等实践资源。 -
商科与金融:商学院获AACSB和EQUIS双重认证,金融与会计全球排名第76位,与哥伦比亚大学等校设有联合学位项目。
3. 冷门但高价值专业:行业稀缺人才方向
-
公共政策与管理:课程聚焦大湾区政策案例分析,毕业生可进入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双非学生均分85%以上即有较大机会。 -
测绘及地理资讯学:参与香港智慧城市地图项目,2024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入职政府部门平均起薪28,000港元/月。 -
能源及环境学:伴随ESG趋势,毕业生在绿色金融、碳中和领域需求旺盛,课程与香港环保署合作紧密。
4. 办学特色专业:校企协同与双学位体系
-
计算学院跨学科架构:2025年新成立的计算学院整合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生物统计学三个学系,学生可选修“延伸主修人工智能”,形成“主修+延伸”的复合能力。 -
“校企协作教育”:所有本科生需完成至少400小时企业实习,如能源与环境学院学生参与大湾区绿色城市项目,创意媒体学院学生可进入腾讯等企业实案。 -
双学位与国际协作:商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开设BBA+BSc项目,法学院为跨国法律研究中心创始成员,提供全球法律实习计划。
三、申请策略:基于跨学科特色的路径规划
1. 多元录取通道与时间线
-
高考生通道:高考成绩需达到一本线以上,英语单科建议120分以上。申请截止时间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建议提前准备个人陈述与推荐信。 -
国际课程学生:IB建议总分32以上,A-Level需3个B以上,雅思6.5或托福79。部分专业接受英语六级成绩(如450分以上)。 -
特色人才计划:创意媒体学院需提交作品集,DELTA课程优先录取有数据竞赛奖项的学生。
2. 申请材料核心要点
-
文书策略:需突出“跨学科潜力”,例如申请INSPIRE课程应结合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案例,而非泛谈“关注环保”。 -
匿名案例参考: -
Case 1:普高学生L同学,高考分数638分,通过展示在智慧城市项目中的数据分析报告,成功录取数据科学方向。 -
Case 2:IB体系M同学,通过提交人工智能艺术装置作品集,获得CREATE课程有条件录取。
-
3. 常见问题解答
-
城大毕业生就业有优势吗? 2024年数据显示,城大毕业生就业率超九成,计算机科学专业平均起薪4.2万港元/月,会计与金融专业90%入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
双非学生有机会吗? 可优先考虑冷门专业(如公共政策)或新开课程(如DELTA),均分85%以上且具备相关实践经历即有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