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毕业季,都有不少留学生来问我:“老师,回国前要提前准备什么?怕漏了关键步骤影响落户或就业。” 确实,2025 年国内对留学生的学历认证、档案归档等政策都有新调整,加上海外账户、房屋退租等琐事,稍不注意就可能踩坑。今天就以留学规划的视角,帮大家把回国前的 “必办清单” 梳理清楚,每个环节都附最新政策和避坑建议,让你回国后少走弯路。
一、学历学位认证:2025 年新政有 “硬要求”,一次提交别出错
学历认证是留学生回国的 “第·一块敲门砖”,进央国企、考公考编、落户都离不开它,2025 年留服中心的新规更是要重点注意。
今年最关键的变化有两个:一是境外累计停留时间必须≥180 天,而且线上学习的时间不算在内,比如你在英国读 1 年硕士,要是中途回国待了 3 个月,实际在英时间不够 180 天,可能会影响认证;二是新增 “不予受理通知单” 机制,也就是说,你提交的材料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就会直接被驳回,没有补材料的机会,所以准备材料时一定要格外仔细。
具体要备齐这些东西:二寸证件照(白底、蓝底都备几张,避免尺寸不符)、留学期间的护照(要包含所有签证页和出入境盖章页,最好扫描存档)、国外学历学位证书和成绩单原件(如果是英文的,必须找有资质的涉外翻译机构盖章,个人翻译的无效)。另外,现在认证要通过 “移民局 12367” APP 做人脸识别,同步出入境记录,成绩单也得让院校通过官方邮箱直接传给留服中心,自己提交的纸质成绩单可能不被认可。
认证周期大概 15-20 个工作日,费用 360 元,建议毕业拿到证书后就赶紧申请,别等回国找工作时才着急,去年有个学生因为拖延,错过了企业入职前的认证截止时间,差点丢了 offer。
二、学校邮箱备份:注销前这些文件一定要存好
很多留学生不知道,毕业后学校邮箱可能会被停用,有的学校甚至会在毕业 3 个月后直接注销账户,里面的重要文件要是没备份,后续想找就难了。
一定要提前备份这些内容:课程安排、考试通知、教授推荐信(尤其是电子版推荐信,后续申博或换工作可能用得上)、所有作业和论文的电子版(求职时部分企业会要求看相关学术成果)、与学校沟通的重要邮件(比如成绩申诉、奖学金申请记录)。另外,记得把私人备用邮箱留给学校,确保后续有重要通知(比如学位证书补寄)能收到。
去年有个学生回国后想申请国内的博士,需要本科教授的推荐信,但学校邮箱已经注销,联系不上教授,最后只能重新找实习证明来弥补,特别麻烦。所以趁邮箱还能用,赶紧把重要文件分类存到个人硬盘或云端,别等注销了才后悔。
三、海外账户清理:别让 “隐形扣费” 影响信用
留学生在海外大多有银行账户和电话卡,回国前不处理好,可能会产生持续扣费,甚至影响海外信用记录,后续再想出国就麻烦了。
先说说银行账户:要携带护照、银行卡到网点办理注销,注销前一定要查清楚是否绑定了自动扣费服务,比如 Netflix 会员、Spotify 订阅、健身房年卡等,这些服务要是没取消,会每月自动扣费,时间久了可能产生欠款。另外,要确保账户余额全部转出,结清所有手续费,要是已经回国不方便去网点,也可以通过银行官网或邮件申请注销,不过流程可能会慢一些,建议提前 1 个月开始办理。
再说说电话卡:别相信 “停机后自动注销” 的说法,很多运营商会对停用的电话卡继续收取月租,甚至产生滞纳金。注销前要解绑所有关联的服务,比如学校账户、社交媒体账号、支付软件(如 PayPal),合约机用户还要付清剩余的合约费用,否则会被计入信用黑名单,影响后续申请海外签证或信用卡。
四、档案归档:2025 年严禁个人保管,三类人群处理方式不同
2025 年 7 月起,十部门联合发文要求,留学生的档案必须规范归档,严禁个人保管,要是档案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落户、考公和养老金缴纳。
档案要存到这两个地方:一是户籍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二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不同背景的留学生,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 有国内学籍的(比如国内本科毕业后出国读硕士):要把海外学历认证材料寄给原档案存放机构(比如本科学校或户籍地人才中心),补充到原有档案里;
- 高中毕业直接出国的:需要在户籍地人才中心新建人事档案,提交高中毕业证、海外学历认证、护照等材料;
- 在职期间出国留学的:由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更新档案,把留学期间的经历和学历补充进去。
去年有个学生回国后想考公务员,发现自己的档案一直放在家里,不符合 “档案托管在正规机构” 的要求,只能重新回户籍地人才中心补建档案,耽误了报名时间。所以回国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档案,别让它变成 “死档”。
五、房屋退租:做好这几步,押金才能全额拿回
校外租房的留学生,退租时最担心的就是押金被扣,很多人因为没做好交接,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押金少了一半甚至更多。其实只要按流程来,大部分押金都能全额拿回。
首先,要提前 1-2 个月按合同要求书面通知房东,比如合同约定 “退租需提前 30 天通知”,就一定要在到期前 30 天把书面通知发给房东,保留好沟通记录(邮件或短信);其次,退租前要彻底清洁房间,把家具恢复到入住时的样子,比如墙面有污渍要修补、地毯要清洁,要是自己清理不彻底,可以找专业清洁公司,花几百块钱换全额押金很值;然后,要和房东一起验收房屋,签署交接确认书,明确 “房屋无损坏、费用已结清”,避免后续房东以 “房屋损坏” 为由扣押金;最后,要保留好押金支付凭证和交接确认书,直到押金全额返还,要是房东逾期不返还(比如英国规定 28 天内返还),可以根据当地法律申诉追讨。
去年有个学生在伦敦租房,退租时没清理厨房油污,房东扣了 500 英镑押金,后来通过当地租房协会申诉,提供了入住时的房屋照片,证明油污是正常使用产生的,才追回了部分押金,所以保留证据很重要。
六、了解国内就业市场:提前半年准备,别等回国再 “裸奔”
很多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时会陷入 “水土不服”,觉得自己有海外学历就有优势,结果投了几十份简历都没回应,其实是没提前了解国内就业市场的需求。
建议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先通过招聘网站(BOSS 直聘、拉勾、猎聘)、行业公众号(比如互联网行业的 “36 氪”、金融行业的 “券商中国”)了解目标行业的招聘节奏,比如互联网大厂的秋招一般在 8-10 月,春招在 2-4 月,留学生要算好时间差,避免错过网申;然后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结合专业和留学背景,比如学市场营销的可以关注跨境电商、品牌公关岗位,学计算机的可以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别盲目投递;最后要补国内热门技能,比如数据分析工具(Python、SQL)、办公软件(Excel 高级功能、PPT 可视化),这些都是企业招聘时的 “加分项”,去年有个学传媒的留学生,回国前自学了短视频剪辑,求职时顺利拿到了字节跳动的 offer。
另外,留学生可以多关注 “留学生专场招聘会”,比如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每年会举办多场线上线下招聘会,参会企业对留学生更友好,机会也更多。
七、政策红利:这些福利别错过,时效有限!
留学生回国能享受不少政策福利,但很多福利都有时效性,过期就没法申领了,2025 年重点关注这几类:
首先是租房补贴,以北上广深为例:上海的虹口、宝山区每月补贴 0.7 万 - 3 万,最长 6 个月;广州黄埔区给本科生 2 万元一次性补贴,番禺区每月 1500 元,能领 24 个月;深圳本科留学生有 1.5 万元一次性租房补贴;北京提供短期优惠住房,部分企业还会安排员工宿舍。
然后是购车免税,这个福利能省不少钱:只要留学满 1 年,毕业 2 年内回国,并且在回国后 1 年内购车,就能免征进口零部件关税和车辆购置税,最·高能省 15 万多,奔驰、宝马、奥迪以及新能源车都在免税范围内,新能源车还能叠加地方政府补贴,比如上海买新能源车能再省 1 万 - 3 万元。
还有创业资助:上海浦东新区给留学生提供 15 万元无息贷款,科技项目最·高能拿 4000 万元基金支持;北京的 “归国创业专项资金” 会给优·秀项目 10 万元企业开办费;深圳入驻留学生创业园能获 5-15 万元补贴,高新技术项目还能追加 10-15 万元科研经费;广州科委项目也有 10 万元启动资金。
落户政策更是利好,以上海为例:世界前 50 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及以上,全职工作后就能直接落户,不用交社保;世界 51-100 名高校毕业的,交 6 个月社保就能落户,没有社保基数限制;要是自己创业,作为公司核心成员(法人或持股≥10%),交 6 个月 1 倍社保就能落户,配偶和子女还能随迁。
最后想说:回国是新起点,准备充分才能轻装上阵
留学生回国不是 “结束”,而是开启人生新跑道的 “起点”,学历认证、文件备份、账户清理、档案归档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每一件都关乎你回国后的发展。建议大家提前 3-6 个月开始准备,对照这份清单逐一落实,别让小疏忽影响了落户、就业或享受政策福利。
如果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比如不知道档案该存哪里、不了解落户政策细节,都可以随时和我沟通,希望每个留学生都能顺利回国,在新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