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清水湾半岛的香港科技大学(HKUST),自 1991 年建校以来,以 “创新教学、卓越研究、知识转移” 为核心,在科创与育人领域成长,成为连接大湾区与全球的学术与产业枢纽。其独特的发展路径,既扎根科研突破,又深耕人才培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科研实力与产业转化能力尤为突出。学校聚焦先进材料、自主系统与机器人、数据科学等前沿领域,27% 的教授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 “全球前 2% top科学家排名”。近年诞生多项标志性成果:冯诺依曼研究院开发的 AI 图像生成编辑器表现优于现有模型,SmartPath AI 病理系统为癌症诊断提供一站式支援,这些技术正逐步落地转化。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逾八成研究在香港教育资助委员会评审中获 “国际卓越”评价,至今已孵化逾 1800 家活跃初创企业,包括 10 家独角兽企业。
学科布局精准对接全球需求。12 个科目跻身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 50 强,其中 “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 位列全球第 10,蝉联香港本地首位。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金融学等领域表现亮眼:计算机专业学生可参与谷歌、微软联合研发项目,电子工程学科与麻省理工学院等共建实验室,商学院获三重国际认证,其 “全球商业领才计划” 为学生提供纽约、伦敦金融城实习机会。2025 年新增的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研究方向,更紧扣国家前沿发展战略。
国际化师资与全人培养体系相辅相成。通过 “30 周年策略招聘计划”,学校已招揽近百名来自 10 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学者,覆盖生物医学、绿色科技等多元领域,未来还将再增聘 100 位教职员强化实力。校园生活同样丰富多元:超过 100 个学生组织涵盖学术、艺术、公益等领域,“侍学行” 义工计划、师友计划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展视野;实习与就业支持体系完善,毕业生就业能力常年位居全球前 30 名。
依托大湾区区位优势,学校正持续拓展发展边界 —— 上海产教融合中心的启用,进一步强化长三角与大湾区的科研联动。从清水湾的实验室到全球产业舞台,香港科技大学正以开放姿态,为学子搭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成长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