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vel选课需结合个人兴趣、学科优势、目标大学及专业要求综合考量,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优先满足目标专业的“必备科目”
-
明确专业方向:
- 理工科:数学几乎是所有理工科的基础(如工程、计算机、物理等),部分专业需进阶数学;物理对应工程、航天等;化学/生物对应医学、生物科学、药学等(医学通常要求化学+生物)。
- 文科/社科:经济学常需数学(部分大学要求);法律、历史、政治等多无强制科目,但建议选择写作或分析类科目(如英语文学、历史);心理学可能要求生物或数学。
- 商科:数学为核心(部分大学接受数学或进阶数学),经济学、商业研究可作为辅助。
- 艺术类:艺术与设计、音乐等需提交作品集,建议搭配相关实践类科目(如摄影、戏剧)。
注:通过目标大学官网查询专业“Entry Requirements”,标注“Required”的科目必须选,“Preferred”的科目优先选。
二、结合自身优势与兴趣
- 避开“明显短板”:
A-Level课程难度较高(尤其A2阶段),若某科目基础薄弱(如文科写作能力差),强行选择可能导致成绩偏低,影响申请竞争力。 - 兴趣驱动长期投入:
如对历史有浓厚兴趣,选择后更易保持学习动力,且高分概率更高;反之,仅为“热门”选不擅长的科目(如盲目选进阶数学)可能适得其反。 - 平衡“难易搭配”:
3-4门科目中,建议包含1-2门“强势科目”(如数学、化学)+1门“相对容易得分”的科目(如经济学、心理学,视个人情况而定),避免全选高难度科目(如数学+进阶数学+物理+化学)导致精力分散。
三、考虑科目“兼容性”与“实用性”
- 科目组合的广度与关联度:
- 若暂未确定专业,可选择“百搭组合”(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覆盖理工;数学+经济+历史,兼顾社科与商科),保留更多专业选择空间。
- 避免组合过于“狭窄”(如仅选艺术+音乐+媒体),可能限制部分综合类大学申请。
- 度科目优先: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文学、历史、地理等“传统学术科目”(被称为“Facilitating Subjects”)受大学青睐(如牛津、剑桥明确推荐这些科目),应用型科目(如会计、媒体研究)虽实用,但部分名校可能视为“非学术科目”,需谨慎搭配。
四、参考考试局与科目特点
- 考试局差异:
不同考试局的同一科目内容、考核形式(如coursework占比)可能不同。例如:- CIE(剑桥国际)的理科实验题较灵活,适合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 Edexcel(爱德思)的数学题型标准化,便于刷题提分。
可根据自身学习习惯选择考试局,但需注意学校是否提供对应考试局课程。
- coursework与笔试的平衡:
部分科目包含课程作业(如英语文学的论文、艺术的作品集),占比20%-30%,适合擅长自主研究、时间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若更适应标准化考试,可优先选择纯笔试科目(如数学、物理)。
五、避免常见选课误区
- 盲目追求“科目数量”:
3门A-Level成绩(A*AA)远优于4门“ABB B”,大学更看重高分而非数量,无需为“凑科目”增加负担。 - 忽视“预估成绩”影响:
大学申请时主要参考老师的“预估成绩”,若选择过难科目导致预估分低,可能直接影响录取结果(预估分需与目标大学要求匹配)。 - 跟风选“热门科目”:
如经济、心理学近年热门,但需评估自身是否擅长(经济涉及数学建模,心理学需大量论文写作),避免因竞争激烈导致成绩不理想。
总结选课步骤
- 确定目标专业方向(至少缩小到“理工/文科/商科/艺术”大类);
- 列出目标大学的“必备科目”清单(通过UCAS或大学官网查询);
- 从自身优势科目中选择2-3门核心科目,搭配1门关联或保底科目;
- 咨询学校老师/学长,了解科目难度、考试局特点及往届学生成绩情况;
- 预留调整空间:AS阶段若某科目明显不适应,可在A2阶段更换(需尽早规划,避免影响考试进度)。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满足大学申请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力,提高A-Level成绩和大学录取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