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设计方向
- 数字 IC 设计
- 前端设计工程师:负责芯片的逻辑功能设计,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如 Verilog 或 VHDL 进行 RTL 编码,进行逻辑综合、时序分析等工作,是芯片设计的 “建筑师”。
 - 后端设计工程师:将前端设计的逻辑电路转换为实际的物理版图,包括布局布线、功耗优化、物理验证等,是连接设计与制造的 “桥梁”。
 - 验证工程师:搭建测试平台,对芯片设计进行的功能与性能测试,确保芯片功能的正确性,是项目成功的 “守门员”。
 - DFT 工程师:即可测性设计工程师,在设计中加入测试逻辑,为量产测试做准备,提高芯片的可测试性和故障诊断能力。
 
 - 模拟 IC 设计
- 模拟 IC 设计工程师:专注于设计模拟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数据转换器(ADC/DAC)等,涉及模拟信号处理和电路优化,技术壁垒高,经验越丰富越吃香。
 - 模拟版图设计工程师:负责将模拟设计的电路图转化为符合制造要求的物理版图,需要手工精雕细琢,对版图设计规则和工艺有深入了解。
 
 - FPGA 开发工程师: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进行编程,实现特定的功能,常用于原型验证和一些对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芯片制造方向
- 工艺工程师(PE):负责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开发和优化,包括光刻、蚀刻、沉积等具体工艺步骤的参数调整和改进,以提高芯片的制造良率和性能。
 - 设备工程师(EE):主要负责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维护、调试和故障排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需要参与设备的选型和工艺匹配等工作。
 - 制程整合工程师(PIE):衔接芯片设计和制造环节,整合各个工艺步骤,解决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整个制造流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芯片封测方向
- 封装设计工程师:设计芯片的封装形式,根据芯片的性能要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封装材料和封装结构,以保护芯片并实现电气连接和散热等功能。
 - 封装工艺工程师:负责芯片封装工艺的开发和优化,包括晶圆切割、芯片粘贴、引线键合、灌封等工艺过程的控制和改进。
 - 测试工程师:开发和执行测试程序,对封装后的芯片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如电气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确保芯片在生产过程中和最终产品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 产品工程师(PE):在封测环节中,负责产品的整体管理,包括产品的规格定义、生产流程协调、良率分析和改进等工作,确保封测后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和质量标准。
 - 品质工程师(QE):建立和维护品质管理体系,对封测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