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规模扩大
- 资助院校非本地生名额上限从40%提升至50%,总名额增至7500个;自资院校内地生限额从10%-20%提升至40%,无名额上限,择优录取。
奖学金升级
- 政府奖学金名额增至1200,分全额(学费+10万港元/年生活费)、半额(50%学费)、生活补贴(3万港元/年)三档,GPA门槛降至3.0。
- 高校专项奖学金:港大“全球人才奖学金”(15万港元/年,需竞赛获奖或500小时志愿经历)、港中文“科创奖学金”(理工科硕士SCI论文可免学费)、港科大“在职奖学金”(兼读制硕士30%学费减免,需5年工作经验及雇主推荐)。
- 企业奖学金:赛马会教育奖学金(8万港元/年,需公益参与且GPA3.2以上)。
签证与留港优化
- IANG签证延长至3年(硕士毕业生),续签模式为“2+3+3”或“3+5”,年薪超200万港元可一次性获批6年。
- 受养人签证:2028届起需居住/学习满2年享资助学额,2027届需满1年,2026届无限制。
- 留港就业优势:金融科技岗起薪4.8万港元/月,芯片工程师超6万港元/月,符合人才清单(如芯片工程师、ESG审计师)者永居申请缩短至3年。
申请条件与流程
- 学术要求:港大国际生A-Level从3A升至3A*1A,IB32-43分,AP3-5门3分+SAT1380-1560;高考生港大/中文建议超一本线130分+英语130分,港理工/城市大学超100分+英语120分。
- 流程变化:港城大退出统招,采用独立招生;其他高校自主招生,与统招互不影响;2025年10月起陆续开放申请(如港大10月6日开放,12月31日首轮截止)。
- 副学位路径:副学士课程可衔接本科,香港与内地副学位学历互认加快。
住宿与配套支持
- 宿舍扩建:政府“城中学舍计划”允许商业大厦改建宿舍,新增超1.4万个宿位;预留土地建标准化宿舍。
- 宣传投入:4000万港元资助高校国际及内地宣传,推动“游学香港”品牌活动。
总结:新政策通过扩招、奖学金升级、签证优化、流程简化等措施,为内地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求学与就业通道。建议申请者关注目标院校具体要求(如港大独立招生流程),利用奖学金降低成本,结合IANG签证规划留港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