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文书改到第8版,活动列表反复核对了5遍,眼看ED截止日期越来越近——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点下「提交」按钮了?
先等等!作为过来人,朱老师必须提醒你:最后这几天的检查环节,比写文书还关键!很多同学栽在地址拼错、推荐信没跟进这类小问题上,真的太可惜了。
今天整理了「申请提交前必看的8条清单」,全是最容易踩的坑,帮你把小错误都堵死,顺顺利利拿offer!
01大声读申请表!揪出隐形错误
别觉得这步麻烦——很多你看了10遍没发现的错,一开口读就露馅了。
比如地址填写是否正确、电话号码是否写错或漏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也可以和朋友互相读!比如你帮他查“活动时长”,他帮你看“邮箱拼写”,外人的眼睛更容易发现你看习惯的错。
02文书再检查!别让小错拉低印象分
文书是你的门面,哪怕一个标点错,都可能让招生官觉得你不认真。
每年朱老师都见过这样的惨案:“朱老师,我在给哥大的文书上写了‘所以我的梦校是布朗’咋整?”
Common App允许针对不同学校提交不同版本,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为了避免“张冠李戴”,提交前记得检查一下文书题目选择是否正确、是不是给了正确的学校提交了正确的版本、内容有没有粘错或少粘贴了一段。
此外,Grammarly等软件虽然可以帮我们检查最基础的拼写错误,但有很多问题是它们识别不出来的,比如同音异义词、名字写错、用法错误、重复或过度使用同一个词或短语、微妙的语法错误等等,所以建议在软件纠错的基础上,再花一点时间人工校对一遍。
03活动时长要对齐!别让招生官怀疑你
一定要注意前后一致!文书里写“参加竞赛3年”,活动列表里却填“2年”,这会让招生官会觉得你不诚实,甚至怀疑整个申请的真实性。
再次核对所有时间,比如“志愿者活动”从高一开始到高三,算清楚是“2年6个月”还是“3年”,所有板块(文书、活动列表、补充材料)要完全一致。不确定的话翻朋友圈、奖状照片,千万别凭记忆写。
04别漏补充信息!
很多同学觉得“补充信息栏”没用,其实这是帮你“解释特殊情况”的好机会!
比如你做过“非遗文化调研”这类特别的活动,活动列表写不下细节,补充栏里可以加1-2句“调研覆盖3个非遗工坊,整理了20篇口述史,相关报告已上传至XX链接”,突出你的用心。
05艺术生注意!作品集别上传失败
申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同学,作品集比文书还重要,别栽在“技术问题”上:
上传前查3点:文件格式(学校要JPG还是PDF?别传PSD格式)、大小(有的要求单张图不超过5MB)、方向(别把竖图传成横图等)。
音频/视频:比如你录了钢琴演奏,一定要完整听1遍,小心开头没声音、结尾被截断的问题。
链接要能用:如果贴了链接,复制到浏览器里打开试试,别用仅自己可见的链接。
06推荐信要盯紧!
有些学校可以从电子邮箱上传推荐信,也有些学校需要把推荐信密封后邮寄过去。前者可以跟推荐人确认是否已经提交,后者可以确认物流进度;也可以在申请提交后,从portal里确认推荐信是否已经送达。
07标化送分别卡点!
我们不仅要检查材料有没有送到,还要检查自己填写的各项成绩与成绩单上所显示的是否一致。
08保存CAID
一所大学的申请全部提交完成后,在Dashboard中会显示该学校的preview PDF,这就表明这所学校已经彻底交好了。Common app右上角都有显示你的CAID和你填写的注册/联系邮箱。一定要记住自己的CAID,如果后续需要联系学校、询问申请进度、录取情况时,都需要用它来核对申请信息。
申请就像拼拼图,这一步的检查,就是把最后一块拼图放对位置。别觉得麻烦,每多查一遍,就是给你的ED offer多添一分底气。
最后朱老师也提醒大家,提交之后就别一直刷邮箱焦虑,你已经做到很好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