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APS审核(Akademische Prüfstelle)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及要求,具体以审核部最新规定为准:
一、常见审核方式
-
常规审核(Regularverfahren)
- 适用人群:本科在读或毕业、硕士在读或毕业,计划申请德国高校本科或硕士的中国学生。
- 形式:线下面试(北京、上海、广州审核部)或线上视频面试,时长约20分钟,包含材料审核和口头面试(中英/德双语,可自选语言)。
- 核心:审核官根据提交的学历材料(成绩单、课程描述等)提问,考察专业知识、学习动机及语言能力。
-
团审(Komplettverfahren)
- 适用人群:申请与审核部有合作协议的德国高校或项目(多为本科预科、部分硕士项目)。
- 形式:由合作院校或机构组织,审核流程、语言要求等由院校与审核部协商确定,通常包含集体面试或材料预审,通过后无需单独参加常规审核。
- 注意:团审结果仅对该合作项目有效,换校需重新审核。
-
短期交流审核(Kurzvortragsverfahren)
- 适用人群:赴德参加短期学术交流(如交换生、实习、夏令营等,通常不超过3个月)。
- 形式:仅需提交材料审核,无需面试,审核通过后获得短期交流类APS证书。
-
纯艺术类审核(Künstlerische Prüfung)
- 适用人群:申请德国艺术类院校(如美术、音乐、设计等)的学生。
- 形式:需提交作品集,部分院校可能要求附加面试或专业能力测试,审核重点为艺术专业水平。
二、基本要求
-
学历要求
- 本科在读生:至少完成6个学期(部分院校要求8个学期)课程;
- 本科毕业生:需提供完整学历证书(毕业证、学位证);
- 硕士在读/毕业生:需提供本科完整学历及硕士在读证明或毕业证。
-
材料要求
- 在线注册并填写申请表;
- 身份证/护照复印件;
- 学历证明(在读证明、毕业证、学位证,需公证及翻译);
- 成绩单(包含所有学期课程及成绩,需公证及翻译);
- 课程描述(详细列出每门课程的内容、学分、学时,需德语/英语翻译);
- 语言证明(部分情况需提交德语/英语水平证明,如德福、DSH、雅思、托福等,非强制,但面试需对应语言能力);
- 审核费用(常规审核约650元人民币,短期交流审核约250元,具体以审核部最新的通知为准)。
-
面试要求
- 语言能力:能用德语或英语清晰表达专业知识,建议提前准备课程相关术语;
- 专业知识:熟悉成绩单中所有课程的核心内容,尤其是高分、低分及与申请专业相关的课程;
- 学习动机:需说明申请德国高校的原因、目标专业匹配度等。
-
审核流程
- 在线注册→邮寄材料→缴纳费用→等待审核通知→参加面试→获取APS证书(约4-8周,高峰期可能延长)。
三、注意事项
- APS审核结果分为“通过”“有条件通过”“不通过”,不通过者可申请补考(需重新缴费并等待3个月后);
- 审核证书有效期通常为5年,仅用于申请德国高校,不可转作他用;
- 不同审核方式的材料和流程可能有差异,建议直接查看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APS)官网获取最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