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学已经批准学生入学,但因学生无法获得签证而放弃或被取消入学资格的情况接连发生,导致大学陷入招生率下降及学费退还问题的双重困扰。
以光州A大学为例,即使学生已获得录取批准,仍有约10%的学生被出入境或移民局拒发签证。实际上,去年就有一名来自越南的学生在完成最终录取并参加入学典礼后,因未获签证而被取消入学资格。
问题在于,外国留学生的签证申请与发放时间紧迫,一旦入学被取消,难以将机会转给候补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若大学以“签证未获发放”处理学生入学取消,招生率将下降,且必须全额退还学费;而若以“学生个人原因(退学)”处理,则招生率得以维持,但只退还部分学费,学生可能会感到不公平。
相对而言,被评为“教育国际化能力认证大学”的学校,签证审查所需材料有所简化,情况稍好一些,但仍难免遇到困难。
每逢新学期,签证申请集中在各领事馆与大使馆,而签证审查人力严重不足是主要原因。据审计院今年4月的报告显示,一名签证审查员每日需审查多达517件签证申请。
此外,法务部强化签证审查的政策,也让地方大学的困境雪上加霜。法务部为防止留学签证沦为“非法劳动力输入渠道”,加大了审查力度。因为留学生在入学后中断学业、成为非法滞留者,或超出兼职许可范围非法打工的案例持续增加。
甚至有部分大学与留学中介勾结,通过中介造假出勤率、安排留学生非法打工等有组织的违法行为被查获。
政府与教育部计划到2027年吸引30万名外国留学生,并通过设立“海外人才特化型教育国际化特区”等政策支持相关活动。然而,对于光州等因首都圈“虹吸效应”而招生困难的地方大学而言,尽管吸引留学生被视为新的出路,但依然困难重重。
光州另一所大学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韩国本地学生纷纷流向首都圈,如今连外国留学生也越来越集中到首尔的大学,这种不平衡现象正在加剧。”
该大学相关人士还透露:“我们学校放弃入学的学生中,有人后来在首都圈出入境管理处成功获得签证,并进入首都圈大学。”他最后无奈地表示:“地方大学为求生存努力寻找的方向是吸引外国留学生,但如今连这条路也变得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