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喇沙书院:传统男校的多元教育与全人培养
在港岛的传统名校中,有一所男子学府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辉煌的成就,成为无数家长和学生的梦想之地。
香港喇沙书院(La Salle College)是香港一所著名的男子天主教中学,由喇沙会修士于1932年创立,但其历史可追溯至1917年在漆咸道设立的圣若瑟书院分校。学校位于九龙塘喇沙利道,以古典复兴主义建筑为特色,校园内设有大圆顶教堂和石柱,平面呈目字形设计。
作为香港补助学校议会22所补助学校之一,喇沙书院是一所Band 1级别的男校,学生无须缴付学费。学校以其卓越的学术成绩和全面的全人教育而闻名香港。
学术成就:状元辈出的学术殿堂
喇沙书院在学术领域的表现一直备受肯定。截至2022年,学校在历届公开试中出产了25位十优状元及6位七科或以上5状元**,累计共诞生了6名DSE状元,排行全港第四。
在2023年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喇沙书院学生表现优异,有一批学生得分40分或以上(7个科目),其中有3位学生取得五科成绩5。
2024年,喇沙书院更是诞生了两位状元 - 钟栢纶和陈泽锋。钟栢纶在中文、英文以及数学三个核心科目勇夺5,数学延伸部分也取得5,选修科目化学、经济及物理同样全部取得5,成为"超级状元"。他计划入读英国伦敦帝国学院,修读经济、金融与数据科学。陈泽锋则在三个主科都取得5,选修科目生物、化学及物理均夺得5**,他计划入读中文大学医学院,将来成为一名医生。
根据学校数据,喇沙书院2023年文凭试的核心科目表现亮眼,英语科有约53%的学生取得第5级或以上成绩,远超全港日校平均的10.31%;数学科有约49%的学生取得第5级或以上成绩,也远高于全港平均的14.43%。学校的联招课程取录比率高达约79%。
课程特色:多元语言与双轨课程
喇沙书院以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发展。学校初办时就有很多非华裔学生,因此除了英文教学外,还提供法文课程,是香港少数提供香港文凭试法文课程的津贴学校。
学校的语言教学体系完善:
- 
英语教学:大部分科目采用英语教学,2025到2026学年的"中英指数"显示英语教学比重达96.8% 
- 
中文教育: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习中文、中文历史以及普通话科目 
- 
法语课程:学生可以选择"英语+法语"或"英语+普通话"的组合学习 
学校为中四至中六学生提供香港中学文凭课程,学生必须修读核心科目(英文、数学、中文、公民与社会发展),另外可选修宗教、体育、音乐及服务研习等科目。
名人校友:星光熠熠的喇沙人
喇沙书院培养了众多杰出校友,涵盖演艺、文化、学术等各个领域:
- 
李小龙:国际武打巨星,1951年入读喇沙书院 
- 
许冠文:香港著名喜剧演员兼导演,1951年入读喇沙书院 
- 
黄霑:香港著名填词人,1951年入读喇沙书院,曾是学校的风纪队长 
许冠文曾回忆他当年穿着短裤和拖鞋到书院报名考试,主考神父和他倾谈和答问后,一句"Good boy"便录取了他。而李小龙在校期间则经常找人到附近的山头决斗,连持刀的对手也击败,但亦因犯事遭到修士打藤处分,最后因打架转校。
全人教育:多元发展的校园文化
喇沙书院不仅注重学术成就,也高度重视学生的全人发展。学校的学生会由所有学生组成,内阁成员由二年级或以上的学生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选出。学生会由六个部门组成,包括班代表部、会社统筹部、纪律部、印务部、秘书处和财务委员会。
学校也极为重视课外活动,学生在校际文化和运动比赛中曾夺得无数奖项,其中胜出过联校中文辩论比赛八次,香港电脑奥林匹克竞赛学校大奖夺冠四次。
喇沙书院旧生会(LSCOBA)由世界各地的喇沙书院旧生组成,至2005年为止,旧生会会员人数达到5236人。旧生会是支持学校的重大力量,多次为学校筹集经费,改善校园环境。
走过近百年岁月的喇沙书院,始终坚持着"克己复礼"的校训精神,以发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建立一个和平与正义的世界为办学宗旨。这所传统男校不仅培养了大量学术精英,更塑造了无数全面发展的人才,在香港教育界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