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年金?
日本的「年金制度」是日本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中国的养老保险。其主要目的是为年老、伤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日本的年金制度分为两大主要类型:
国民年金:覆盖20岁至60岁的所有日本国民,适用于自营职业者、学生、农民等。20至60岁之间的每个人都必须加入国民年金,缴纳统一的保费。在缴纳期间每人每月需缴纳定额的16980日元(2024年),65周岁以后每月可以拿到65000日元(2024年)的养老金。
厚生年金:适用于有雇主的企业职工,由雇主和员工共同缴纳保费。厚生年金提供的福利相对国民年金更加丰厚,是基于个人退休前的收入比例缴纳和发放的。
日本年金制度历史
日本的年金制度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形成和确立的。在这一时期,日本人口处于年轻时期,加之缴费时间长(须缴纳40年才能支取年金),日本年金并未出现问题。相反地,由于年金制度确保了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这在很
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繁荣。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双双袭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和压力使得年金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日本年金制度自1961年实施以来,经过了多次修改和改革,但由于问题众多,且纷繁复杂,积重难返,致使年金制度的改革仍然是日本政府的头等大事。最近的一次关于年金制度重大改革的是在2004年。关于这次改革,日本政府提出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安心的年金制度”的目标,即“要构筑与社会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制度、确保对制度的信赖”、“为对应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多样化、建立与让更多的人能发挥才能的社会相联系的制度”。
在日本,年金制度可以分为“公的年金”和“私的年金”两大部分。公的年金由政府主导,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而私的年金则是个人和企业为补充退休收入而额外提供的养老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