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简称“港城大”)正式发布招生公告,明确自2026/27学年起全面退出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转而采用独立招生模式面向内地应届高考生进行选拔。对志在冲击港城大的高三学子及家长而言,政策转向不仅意味着报考流程、考核标准的全面重塑,更要求考生提前半年至一年启动申请规划。无论是文书准备、语言考试,还是面试技巧打磨,都需重新制定策略。将结合最新政策细则,拆解港城大独立招生的核心变化与应对要点,助你抢占申请先机!
政策核心:3 个关键变化别弄错
港城大这次调整是长期策略,重点在这三点:只能官网申请:以后不能在高考志愿系统填港城大了,得在申请期内去学校官网提交材料,审核、通知都走校方平台。不占内地志愿名额:超实用!申港城大不影响报内地大学,就算没录上,也能正常走内地本科录取,多了条后路。不分省市抢名额:以前给各省市定固定名额,高分也可能因名额少落榜;现在全国考生比,不设省市上限,全看个人实力,优质生源多的地方反而机会多了。时间要盯紧:暂定2025年11月中旬开2026年申请通道,截止时间、专业附加要求(如作品集)还没公布,常刷官网别错过!
录取变了:不只看分数,3 个要点要注意
退出统招后,港城大录取更自主,这3点变化很关键:多维度评估:高考分不是看“高考总分+英语单科+面试+综合素养”。英语是门槛,参考港校情况,普通专业最少105分(满分150),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可能要125+。面试全英文,考逻辑、跨文化沟通和专业认知,比如传媒可能问 “网上信息真假”,工程可能聊 “技术环保”。无地域限制:全国考生同一起跑线以前省市名额少,高分也可能落选;现在竞争范围扩到全国,能不能录全看自己,和来自哪个省没关系。录取时间灵活:不用二选一单招流程和统招错开:高考前(11月-次年5月)申请,高考后(6-7月)面试出结果;内地统招志愿6下旬-7月初填,录取7-8月出。先拿到港城大通知,再决定要不要放弃内地录取,选择更自由。
2026 申请:4 步攻略抢先机
首先:规划时间,别漏节点分3阶段:2025年9-10月:整理高中材料(成绩单盖章、获奖证书),写个人陈述初稿,定1-2个目标专业,查官网了解专业课程。2025年11-12月:申请通道开了就填网申,信息别错!部分专业要1-2封推荐信,找班主任或学科老师写,突出你的能力。2026年6-7月:高考后立刻准备面试,不用等分数。找往年真题练“自我介绍、专业理解、热点分析”,多练英文口语。第二步:攻英语,过门槛
高考英语冲分:按专业定目标(普通105+、热门125+),每天练阅读、背写作模板。面试英语别硬背:看TED、听BBC练语感,找同学模拟全英文面试,面试官更看重逻辑,不是语法完美。第三步:材料别乱堆,突出专业匹配度个人陈述(PS):结合专业写,申计算机就提编程竞赛、小程序;申社工就说志愿经历,让学校知道你和专业合得来。附加材料挑着交:优先交和专业相关的,比如设计附作品集、商科交实习证明,无关的(如小学绘画奖)别交,避免分心。
趋势:港校更自主,考生要变思路
港城大不是特例,港大、港科大早用单招了,现在香港高校招内地生基本“单招为主、统招为辅”。这是因为港校想自主选符合培养理念的学生,不只看分数。对考生来说:从“等录取” 变 “主动规划”:得提前 1-2 年了解政策、备材料、提能力。从“拼分数” 变 “拼综合实力”:高考分是基础,面试、英语、实践等软实力更关键,比如同分数考生,有竞赛经历、面试好的更易录。对 2026 及以后的高考生,港城大调整是挑战也是机会:挑战是要多花时间准备,机会是 “不占志愿” 多了条后路。建议常看港城大官网和公众号,早做申请计划,材料或面试没底,找正规机构咨询。港校申请新赛道上,早准备更有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