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院专区|研究生预科-日本研究生申请
“大学院”是日本的教育体系中,继本科之后的阶段,相当于中国的研究生院。
主要包括:
研究生(预科) shengxue过渡阶段,帮助外国学生适应日本学习环境。不是正式硕士,需要通过考试进入修士阶段。
修士课程(对标国内硕士)通常2年,完成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博士课程,通常3年,完成后可获得博士学位。
研究生(预科)到底是指什么?
国内一说考上研究生了,意味着就是考上硕士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日本研究生≠国内研究生。
在日本,“研究生”是一种制度,也称为预科制度。日本大学为了使海外留学生更适应日本的学习环境,专门设置了这种特殊制度,针对于外国人申请去日本大学院的提前过渡阶段,没有学分要求,没有学位,没有学籍,但可以参加外国人选拔考试,通过考试便可被录取为日本大学的修士,修士2年完成规定的学业,满足毕业条件之后可获得正式的修士学位。
申请研究生(预科),有三种“门路”:
· 内诺制
· 直申制
· 事前审查制
下面用“人话”帮你拆开讲~
内诺制
1.提前半年到一年,通过邮件和教授聊起来。
2.教授说“OK,你来吧” → 你直接拿到录取。
3.教授说“Nope” → 继续找下一位教授,直到成功。
优点:给同学更多机会接触到教授,通过邮件以及面试等打动教授。
缺点:需要主动又有耐心。
直申制
1.不用提前套磁。
2.在规定时间内直接提交申请材料。
3.出身院校,科研经历,专业水平等直接体现。
4.学校统一审核资质后,由教授判断是否招生。
优点:流程简单,公平。
缺点:竞争更激烈。
事前审查制
1.先提交申请材料给教务。
2.指定1-3位教授,由教务将材料递交给教授。
3.教授决定是否有意向,但教授不直接决定录取。
4.审核通过后再寄纸质材料。
优点:通常可以指定教授,可多次提出申请。
缺点:竞争依旧激烈,且更多流程。
套磁
“套磁”——指的是申请人通过邮件方式提前跟自己意向院校的意向教授取得联系,通过邮件往来不断争取教授录取的一个过程。申请留学是申请人以及教授进行双向选择的过程,如果你有情正好我有意,就可以一拍即合,成功拿到内诺。
套磁秘籍:
简短精炼、直奔主题、凸显研究契合度。
“出愿”是一个日文单词,写作「出願」,发音是「しゅつがん」,含义是“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