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考公考编的上岸率有多少-新东方前途出国

留学顾问冯海侠

冯海侠

亚洲留学规划导师

天津
  • 擅长方案:高端申请,考研留学齐规划
  • 擅长专业:商科,工科,理科,计算机
  • 录取成果: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
从业年限
10-15
帮助人数
499
平均响应
15分钟

顾问服务

1对1定制 · 专业服务 · 官网保障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冯海侠>日志>经济学专业考公考编的上岸率有多少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冯海侠

    冯海侠

    亚洲留学规划导师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天津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冯海侠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导航

      经济学专业考公考编的上岸率有多少

      • 研究生
      • 留学指南
      2025-10-17

      冯海侠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学,本科,研究生天津

      从业年限
      10-15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向我咨询留学申请方案 咨询我

      谈到考公考编的“上岸率”,这是一个所有考生都关心,但又必须理性看待的问题。总的来说,竞争非常激烈,上岸率整体偏低,但经济学专业是公职体系中的“招录大户”,相比许多其他专业有显著优势。

      下面我为你详细拆解一下。

      一、整体上岸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官方很少直接公布“上岸率”,我们通常用 “报录比” (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来直观感受竞争程度。

      1.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
      · 近几年国考计划招录人数在3-4万左右,而报名过审人数常常超过200万。
      · 综合报录比通常在60:1到70:1之间,即平均每60-70个人竞争一个岗位。
      · 一些热门岗位(如税务总局、海关)的报录比可能达到数千比一,真正是“万里挑一”。
      2. 各省公务员考试(省考):
      · 省考的情况差异较大,但整体竞争同样激烈。
      · 经济发达省份(如江浙沪、广东)的报录比可能比国考还高。而中西部省份的竞争相对稍小,但热门岗位也同样拥挤。
      · 平均报录比多在40:1到60:1之间。

      结论: 从整体数据看,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98%以上的考生都成为了“陪跑者”。上岸率确实很低。

      二、经济学专业的优势分析:你是“招录大户”中的一员

      这是你问题中的关键。经济学在考公考编中,属于一梯队的热门专业,优势非常明显:

      1. 岗位数量多,选择面广:
      · 核心部门: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审计署等经济管理部门,其主要招录专业就是经济学类。
      · 税收大户:国家税务总局及各地税务局,每年都是招录人数最多的部门,其中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等专业需求巨大。
      · 通用部门:各级统计局、市场监管局、国资委、甚至政府办公室、发改委等综合部门,也需要经济分析、产业研究等人才。
      2. 专业壁垒较高:
      · 相比“三不限”(不限专业、不限学历、不限户籍)岗位动不动就成百上千人竞争,经济学专业的岗位设置了专业门槛,自动过滤了大量竞争者。你的对手主要是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考生。
      3. 考试内容有重叠:
      · 《行测》中的资料分析、数量关系模块,需要较好的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这对经管类学生有一定优势。
      · 《申论》考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功底,也与经济学训练中阅读文献、撰写分析报告的要求有共通之处。
      · 部分岗位(如银保监会、证监会)还会有专业科目考试,这正是经济学专业考生的主场优势。

      三、经济学专业考生的竞争现实:优势中的激烈内卷

      虽然岗位多,但竞争同样不容小觑:

      · “高手”云集:你的竞争对手是全国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其中不乏名校学生,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都很强。
      · 岗位分化和“神仙打架”:
      · 部委、省直机关等高级别、热门地区的岗位,依然是精英竞争的焦点,报录比轻松达到几百比一。
      · 基层岗位(如县级税务局)虽然报录比相对较低,但因为招人多,报名人也多,实际竞争强度依然很大。

      四、如何提高你的“上岸率”?

      对于经济学专业的你来说,策略至关重要:

      1. 精准定位,科学选岗:
      · 利用专业优势:坚决报考限制“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的岗位,避开三不限。
      · 利用其他限制条件:优先选择同时限制应届生、党员、英语六级、资格证书(如CPA、法律职业资格证) 的岗位,每增加一个条件,就能刷掉一大批竞争对手。
      · 考虑地域和层级:如果追求上岸概率,可以适当考虑中西部地区的岗位、或市级及以下的基层岗位。
      2. 系统备考,发挥专业优势:
      · 尽早准备:公考是持久战,至少提前半年进行系统复习。
      · 强化行测和申论:这是拉开分差的关键。你的经济学背景只能提供一小部分帮助,大量的练习和技巧掌握才是根本。
      · 重视专业科目:如果报考有专业科目考试的岗位,一定要把专业知识复习扎实,这是你甩开非专业考生的利器。
      3. 拓宽“考编”路径:
      · 不要只盯着公务员,事业单位(如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保监分局、各类交易所、社保基金等)、国有企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烟草、电网)也是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绝佳选择,其考试竞争压力有时会小于公务员。

      总结

      对于经济学专业的考生而言:

      · 前景是光明的:你们拥有海量的岗位选择和天然的报考优势,是公职就业市场受欢迎的群体之一。
      · 道路是曲折的:由于报考基数大、者众多,竞争依然白热化,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给你的最终建议是:保持信心,正视竞争。充分利用你的专业优势,在选岗策略上做到严谨,然后投入的努力进行备考。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同学来说,考公考编是一条值得投入、并且大有希望的道路。

      更多详情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专业顾问

      冯海侠

      从业年限
      10-15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冯海侠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冯海侠提问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