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新加坡迎来了一场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盛事——南洋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集团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三方强强联合,在现代汽车集团新加坡创新中心内共同设立了企业实验室。这一创新合作模式,将南洋理工的科研优势、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深科技底蕴与现代汽车的工业实践紧密结合,共同绘制未来制造的宏伟蓝图。
跨界融合,开启“产-学-研”新篇章
此次合作的企业实验室,不仅成为现代汽车集团在其智能工厂暨软件定义工厂测试平台中的核心研发阵地,更是新加坡在移动出行制造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作为新加坡在该领域的此类创新实验室,它标志着“产-学-研”合作模式迈向了更加紧密、高效的新阶段,为未来制造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命明确,打通学术到工业的桥梁
企业实验室的核心任务在于架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桥梁。这里将成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及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进行概念验证与原型测试的重要基地。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运营中的智能工厂内部,实验室能够迅速将研发成果在真实生产环境中进行验证、迭代并部署,从而大幅缩短创新周期,加速技术落地。
四大领域,聚焦制造核心技术
实验室将集中力量攻关下一代制造的核心技术,涵盖四大前沿领域:
- 人工智能:开发适用于智能制造的AI算法与系统,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效率。
- 机器人技术:研发新型机器人解决方案,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并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
- 3D打印:探索汽车零部件的增材制造技术,推动定制化与轻量化发展,引领制造新潮流。
- 智能检测系统:构建智能机器人系统,实现高精度缺陷检测,减少停机时间,提升人员效能。
南洋理工:智力驱动,引领产业创新
作为合作的关键一方,南洋理工大学凭借其在电气与电子工程、机械与宇航工程、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等领域的深厚科研实力,为实验室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其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和跨学科研究能力,成为推动实验室技术突破的核心力量。通过这一合作,南洋理工不仅助力产业技术进步,更为新加坡乃至全球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养了一批既懂理论又熟悉工业场景的工程师与科研。
深远影响,赋能新加坡创新生态
此次合作的影响远超技术层面,它在新加坡的创新生态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创造高价值岗位:实验室的设立直接为新加坡先进制造领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 培养未来人才:为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及研究人员提供实践平台,培养了一批精通AI、机器人技术的工程师与科学家。
- 联动本地企业:通过吸纳本地中小企业与系统集成商参与,共同构建并强化了新加坡本土的制造研发与供应链能力。
现代汽车集团新加坡创新中心执行官Hyun Sung Park表示:“企业实验室是集团向软件定义工厂转型愿景的关键研究枢纽。我们与新加坡人才携手,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3D打印等技术,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创造高价值就业岗位。这些努力不仅加强了新加坡的制造业研发生态系统,也为全球制造业的创新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座扎根于智能工厂的企业实验室,不仅是一个技术研发的空间,更是一个孕育未来的创新共同体。它象征着南洋理工大学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将学术卓越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与产业变革的现实力量。展望未来,从这里诞生的创新成果,将跨越国界,从新加坡走向世界,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