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B(全称 China Thinks Big,中国大智汇)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学者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者于 2012 年联合发起的全球性青年研究创新论坛,被誉为 “名校收割机” 和 “社会创新实验室”。它以 “立大志,做小事”(Think Big, Start Small)为核心理念,鼓励中学生围绕社会热点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与实践,形成具有学术深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成果,并在哈佛大学等国际舞台上展示。
一、竞赛定位与核心价值
CTB 是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双轨并行的创新平台,其独特性体现在:
- 全球影响力:覆盖全球 18 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吸引超 500 所中国高中及海外学校参与,优xiu项目可在哈佛全球论坛展示。
- 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打破学科壁垒,例如将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设计环保方案,或用心理学理论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 社会价值导向:项目需聚焦真实社会问题,如碳中和、非遗保护、数字鸿沟等,部分成果被地方政府采纳(如杭州钱江贝赛思团队的非遗振兴方案)。
- 学术能力培养:系统训练学生的文献调研、数据分析、论文写作及公开答辩能力,直接对接大学学术要求。
二、参赛规则与流程(以 2025至2026 赛季为例)
1. 参赛资格
- 年级限制:9至12 年级(初三 至 高三)学生,6至8 年级可参与 CTB Junior。
- 组队形式:1至10 人组队(推荐 6至8 人),鼓励跨校、跨学科合作。
- 语言要求:全国论坛支持中文或英文提交,全球论坛需提交英文成果。
2. 时间节点
- 报名阶段:提前批截止 2025 年 10 月 27 日,常规批截止 2025 年 11 月 24 日。
- 项目实施:2025 年 12 月 至 2026 年 2 月,完成研究 / 实践并提交论文及展示视频。
- 论坛展示:全国论坛(2026 年 3 月,北京 / 上海)、全球论坛(2026 年 4 月,哈佛大学)。
3. 项目类型
- 学术研究类:需提交中英文论文(8000至12000 字),包含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等学术要素(如深圳中学 “钢琴曲识别转录方法” 研究)。
- 创新行动类:需提交项目报告及实践证明(如北京一零一中 “智能保温箱系统” 降低食品运输损耗)。
4. 关键要求
- 学术诚信:2024至2025 赛季新增严禁 AI 代写、提交原始数据集等规定,确保成果原创性。
- 教练机制:每个团队需配备一名成年教练(教师 / 家长),提供学术指导并签署伦理声明。
- 费用:报名费用 1490 元 / 人,包含线上辅导资源及论坛评审成本。
三、评审标准与奖项体系
1. 评审维度(双盲评审制)
- 学术质量:研究方法严谨性、理论深度(如北京大学团队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量化研究)。
- 创新创意:突破性解决方案(如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利用制香技术拓展盲人就业路径)。
- 社会影响:实际应用价值及落地效果(如内蒙古吉格斯太山禾牧业采用 CTB 智能垫料再生舱技术)。
2. 奖项设置
- 全球金银铜奖:需在学术深度、实践效果、跨学科协作等方面表现卓越,获奖者可获哈佛教授推荐信。
- 专项奖:如 “zui佳研究论文奖”“黑客马拉松奖”“社会影响力奖”(被政府采纳的项目)。
- 阶段荣誉:线上区域奖(前 5%至35%)、全国主题方向奖(Top10%至60%),均颁发官方证书。
四、竞赛价值与升xue助力
1. 学术能力提升
- 论文发表:优xiu论文收录于《哈佛 YSA 学术期刊》及 CTB 电子图书馆,部分成果被纳入高校研究课题。
- 技能培养:掌握 SPSS 数据分析、Python 编程、学术写作等大学级技能,如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团队开发 “火星探索科普互动平台”。
2. 升xue竞争力强化
- 名校录取优势:近三年全球决赛获奖者中,超 60% 被哈佛、MIT、斯坦福等 Top30 院校录取,CTB 经历被视为 “学术热情 + 社会责任感 + 领导力” 的三重证明。
- 差异化文书素材:通过项目故事展现独特视角,如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团队以 “绒花工艺复兴” 为主题,斩获全球二等奖并写入申请文书。
3. 社会资源对接
- 企业合作:部分项目获蒙牛、Bottloop 等企业支持,如深圳国际预科学院团队与环保组织合作推广 “外卖塑料减量方案”。
- 国际交流:全球论坛期间与哈佛教授、诺奖得主面对面交流,拓展学术人脉。
五、参赛策略与避坑指南
-
选题建议
- 贴近生活:从校园或社区问题切入(如 “校园垃圾桶设计优化”),确保可行性。
- 结合热点:参考 2025至2026 赛季主题(如 “零碳征途”“数字鸿沟”),提升社会关注度。
- 避免争议:谨慎选择敏感议题(如政治、宗教),优先聚焦环保、教育、健康等普适领域。
-
团队协作
- 角色分工:明确成员职责(如数据分析师、文案撰写、答辩展示),定期召开线上会议。
- 跨学科互补:吸纳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如理工科学生负责技术实现,文科生负责社会调研。
-
时间管理
- 分阶段推进:9至10 月完成选题与文献综述,11至12 月开展调研 / 实验,次年 1至2 月完善论文与视频。
- 预留缓冲期:避免因设备故障、数据缺失等突发情况延误提交,建议提前 1 个月完成初稿。
六、总结
CTB 不仅是一场竞赛,更是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通过参与 CTB,学生既能提升xue术研究与实践创新能力,又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的智慧与担当。对于志在海外头部院校的学生而言,CTB 经历是申请文书中极具分量的亮点;对于关注社会问题的学生而言,CTB 提供了将创意转化为实际影响力的平台。正如哈佛副校长 Tamara Rogers 所言:“参与 CTB 的同学们所关注的问题,蕴含着改变未来世界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