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回国就业,选对赛道往往是成功的重要一步——有些行业天生对海归格外青睐,金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券商如中金、中信,早已划定清晰的海外目标院校清单,像中金首档直接锁定哈佛、麻省、剑桥等QS前十高校及欧洲名列前茅的商学院。
而在细分领域里,证券凭借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善的晋升体系与极具竞争力的薪酬,更是无数留学生归国求职的“梦中情司”。今天,我们就以中国证监会最新公布的151家持牌证券公司为样本,从城市分布到校招趋势,为你解锁证券行业的求职密码。
01 151家券商版图:京沪深占据半壁江山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2025年7月,中国内地共有151家持牌证券公司。
它们的地理分布呈现出鲜明的"核心集聚"特征:上海以34家居首,深圳24家紧随其后,北京20家位列第三,三大城市合计占比达52%,形成了无可替代的券商"金三角"格局。
这一分布既与金融资源的集中度高度吻合,也折射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脉络——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聚集了最多法人机构,深圳依托深交所培育了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等本土巨头,北京则凭借央企资源成为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的大本营。
除了核心三城,券商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辐射效应:广东省(不含深圳)有7家,广州独占6席;江苏、浙江各5家,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补充;四川、福建各4家,构成中西部和东南沿海的区域中心。这意味着即便不在总部所在城市,这些省份的金融就业机会同样丰富。对于留学生而言,选择城市不仅是选择工作地点,更是选择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赛道。
02 2026届校招趋势:机遇与竞争并存的"黄金赛道"
今年券商秋招市场呈现出"暖意与压力并存"的独特态势。
从利好消息来看,三大趋势尤为明显:
一是薪酬福利再创新高,Choice数据显示,超八成券商薪酬总额实现增长,中信证券位居榜首,2025年上半年薪酬总额达111.23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97.93亿元,同比增长13.58%。紧随其后的中金公司、华泰证券,2025年上半年薪酬分别为55.72亿元、51.37亿元,同比增长27.53%、21.46%。
还多家公司增速超过30%,其中国信证券、华西证券、华安证券同比增幅均超40%。
二是岗位需求持续扩容,金融科技成为热门方向,东方财富、华泰证券等券商仅投顾相关岗位招聘量大幅增长,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等科技岗更是供不应求;
三是毕业门槛适度放宽,多数券商将毕业时间范围调整为2024年7月至2025年12月,部分岗位甚至接受2026届提前批候选人,给了留学生更充裕的求职窗口期。
但繁荣背后的竞争压力同样不容忽视。券商有名校情节是众所周知的,虽然没有网传的“非清北复交不可”这么夸张,但头部券商核心岗位的学历筛选门槛清晰可见!
同时光有名校背景远远不够,真正能帮非目标校的同学力挽狂澜,为目标校的同学锦上添花的方法其实是实习经历!
对于头部券商来说,他们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可能超出你的想象。就像此次秋招,也有不少岗位都明确提出,有相关实习经历的同学优先!
03 留学生突围指南: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面对券商行业的激烈竞争,留学生需要构建差异化的求职优势。首先,实习经历是"敲门砖",优先选择头部券商核心部门的实习,这些经历不仅能提升简历含金量,更有机会获得全职ReturnOffer。
其次,要精准把握校招流程,笔面试环节尤其需要提前筹备。
结合往年校招流程如下:
- 网测/笔试:这一环节主要考察的是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数学技能等,务必提前刷题;
- 面试:面试环节各头部券商流程虽有差异,但核心考察方向一致——以中金为例,面试通常分为两轮,一面聚焦简历经历深挖,Technical Questions占比超60%,涉及财务建模、行业分析等专业内容;二面侧重Behavioral Questions,考察沟通协作、抗压能力等软实力,这一环节需提前研读企业研报、财报,熟悉市场动态才能从容应对。
而我们也从中提炼了一些关键技巧!
关键TIPS
1、平时可以多看券商研究报告,积累自己的行业观点;
2、要学会结构化表达,注意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不管是自我介绍还是讲项目经历,都尽量清晰有逻辑;直接给出结果或者观点,然后慢慢叙述;
3、多找人模拟练习,特别是有人可以从面试官角度给你反馈,会进步更快!
证券的大门始终向留学生敞开,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了解券商分布格局,紧跟校招趋势变化,才能在这场金融求职战中抢占先机。如果你感兴趣欢迎私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