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求职季避坑指南|警惕这四类常见骗局
又到一年留学生求职高峰期,当你专注修改简历、备战面试时,一些看不见的“陷阱”也正在悄悄逼近。最近几年,针对留学生的招聘诈骗屡见不鲜,不少人不仅蒙受金钱损失,更与宝贵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面对不断“升级”的诈骗手法,提前识别套路、掌握防范方法尤为关键。我们梳理出四类高发骗局,助你搭建安全的求职屏障。
四大求职诈骗类型解析
-
笔面试题目交易:用过时题库误导备考
-
秋招时间虚假宣传:人为制造求职焦虑
-
不实招聘信息:伪装成高薪机会的骗局
-
学历认证作假:号称“特殊通道”的收费陷阱
01 笔面试题目买卖:小心“无效备考”
随着像腾讯这样的大型企业在2024年取消统一笔试,改为按岗位定制的测评方式,仍有不法分子在销售所谓的“历年真题合集”,甚至把公务员考试资料包装成“内部题库”。部分留学生受“走捷径”心态驱使,尤其在金融、咨询等热门领域,花高价购入后才发现资料与企业真实考核内容严重不符,既耽误准备,也对提升应试能力毫无帮助。
如何防范
建议优先前往企业官网下载官方试题或模拟训练;也可选用正规求职平台上经过认证的资料;最有效的方式是向已在目标企业任职的学长学姐或行业导师请教真实备考经验,根据岗位需求制定个人复习计划。
02 虚假秋招时间:别被焦虑带偏节奏
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一些账号为了吸引流量,会发布经过篡改的企业秋招时间图,配上“2025秋招5月启动!”“某大厂提前批4月截止!”等耸动标题,并附上模糊 logo 和伪造的通知截图。留学生看到后容易产生紧张情绪,盲目投递尚未开放的岗位,导致简历无效投递,甚至影响原有的实习与备考节奏。
如何防范
对渲染“只剩XX天”“再晚就来不及”的内容保持警惕,先求证再行动;关注企业官方招聘公众号或网站招聘频道,参考往年秋招开启时间提前设定提醒;此外,可善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留学人才网”等官方渠道发布的校招日历。
03 虚假招聘信息:高薪背后的危险诱饵
社交平台上常见诸如“XX大厂市场部急招继任”“招留学生管培,月薪2万+”之类的贴文,但进一步询问时,对方对公司全称、办公地点、岗位职责、薪酬结构等关键信息语焉不详,只一味要求“先加微信发简历”。这类信息有些实为传销或空壳公司布下的局,借“面试”之名将人骗至偏远地点进行洗脑,或骗取简历后倒卖个人信息。
如何防范
招聘信息请以企业官网、官方招聘公众号为准;对社交媒体上非官方的“急招”“继任”类帖子多留一个心眼;主动索取完整职位描述与公司注册地址,拒绝“先加微信/发简历再聊细节”的要求。
04 学历认证骗局:“内部渠道”不可信
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是留学生回国就业的重要一步。近来,有非法机构或个人利用申请人希望快速提further education历背景的心理,谎称可在短期内获取境外证书并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还有人通过仿冒留服官网、liu xue e 网通APP等手段,诱导留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并支付费用,实施诈骗。
如何防范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已明确声明:所有声称“包通过”“内部渠道认证”“Yi情补录”“加急办理”等均为虚假宣传,“代办认证”也属违规。如申请人默许他人代办,须自行承担后果。请务必通过Wei一官方平台——中国liu xue 网或liu xue e 网通服务大厅在线办理认证;请注意,非此域名的网站均为仿冒,请保护好个人账号与密码,勿信不实宣传。
防骗核心原则
-
信息核实走官方:招聘信息查企业官网/官微,学历认证认准留服中心Wei一平台。
-
拒绝“捷径”话术:对“Bao过”“补录”“加急办理”等套路一律说不!
此外,大家也可借助可靠的求职辅助平台,依托其企业资源与专业经验,获取精准岗位信息、制定合理备考计划。在有效识别骗局的同时提升求职效率,走稳求职每一步,顺利收获理想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