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中的“第二外语”(通常简称为“二外”),情况稍微复杂一些,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场景。我会为你详细解释。
场景一:作为【专业课】的“二外”
这是指你报考的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如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等),在专业课考试中,你需要参加一门“第二外语”的考试。
-
常见可选语种:
-
日语
-
法语
-
德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部分学校还可能提供:意大利语、阿拉伯语、韩语 等。
-
-
关键点:
-
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这门课的试卷不是你报考的学校出题,就是由你报考的学院(如外国语学院)出题,不是全国统考。
-
难度界定:难度通常相当于该语种大学公共外语的二级到四级水平,不会达到专业四级那么难,但肯定比入门级要高。主要考察基本的语法、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
-
必须在招生简章中确认:具体哪个专业可以选择哪几种语种作为二外,完全由你所报考的学校和研究方向决定。 你必须去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查看当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里面会有明确规定。
举例: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二外,可能提供日、法、德、俄、西五种选择;而四川大学的同一专业,可能只提供日、法、德三种选择。
-
场景二:作为【公共外语】的“二外”
这是指你报考非外语类专业(如金融、计算机、法律、历史等),在初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中,你可以选择一门“外语”来替代常见的“英语(一)”(201)或“英语(二)”(204)。
-
常见可选语种及代码:
-
英语(一) - 201
-
英语(二) - 204
-
俄语 - 202
-
日语 - 203
-
法语 - 241 (注意:代码可能因学校而异,但通常是241或自命题代码)
-
德语 - 242 (同上,代码可能变化)
-
其他小语种:如西班牙语等,但提供全国统考试卷的语种较少,更多是学校自命题。
-
-
关键点:
-
全国统考与学校自命题并存:
-
俄语(202) 和 日语(203) 有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考试大纲、题型和难度非常稳定。
-
其他语种(如法、德、西等)很多时候是由招生单位自命题,但考试难度会参考全国统考外语的水平。
-
-
难度界定:公共外语的难度通常低于大学英语六级,更注重基础和应用。对于小语种来说,考研日语(203) 和 考研俄语(202) 的难度通常被认为低于同等级的英语考试,这也是很多英语不好的考生选择“日语考研”的原因。
-
巨大的调剂限制:这是选择小语种作为公共外语最关键的风险点! 如果你用日语(203)或俄语(202)等小语种参加考试,万一第one志愿没有上线,在调剂时将会非常困难。因为绝大多数院校和专业在接收调剂生时,都要求考生的外语科目是“英语”。选择小语种考研,几乎意味着“破釜沉舟”。
-
总结与行动建议
为了方便你理解,我将两个场景总结成下表:
场景 | 考试性质 | 考生专业 | 常见可选语种 | 命题方式 | 关键注意事项 |
---|---|---|---|---|---|
作为【专业课】的二外 | 专业课考试 | 外语专业考生 | 日、法、德、俄、西等 | 招生单位自命题 | 必须查看目标院校《招生专业目录》确认可选种类。 |
作为【公共外语】的二外 | 全国统考科目 | 所有非外语专业考生 | 俄(202)、日(203)为主;法、德等为辅 | 全国统考或招生单位自命题 | 调剂极度困难,需破釜沉舟。难度可能低于英语。 |
给你的最终建议:
-
明确你的身份:你是考外语专业,还是考其他专业?
-
查询官方文件:
-
登录你心仪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官网。
-
找到《XXXX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考试大纲》。
-
根据你的报考专业,查找“考试科目”一栏,里面会明确写出外语科目的可选代码和名称(例如:② 203日语 或 241法语)。
-
-
权衡利弊:如果是以公共外语身份报考,务必想清楚“用小语种搏一个高分”和“调剂受限”之间的利弊。
-
获取真题:确定语种后,想办法找到目标院校该语种的历年真题,这是了解考试风格和难度的最直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