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中外合办在招生方式、学历证书、学费标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主要区别:
-
招生方式
- 计划内:通过高考统招或“高考成绩+综合评价”录取,需填报志愿,一般要求高考成绩达到本科线及以上。
- 计划外:由学校自主招生,不依赖高考成绩,可通过校内笔试、面试或语言成绩(如雅思4.5分)申请,部分项目对高考成绩无要求。
-
学历证书
- 计划内:毕业后获中方大学的毕业证、学位证及外方大学的学位证,中方学历教育部认可,外方学位可中留服认证。
- 计划外:仅获外方大学的学位证,需回国认证,无国内毕业证和学位证。
-
学习模式
- 计划内:多为“4+0”或“2+2”模式,部分需在国内完成一定课程后赴外方院校学习至少一年。
- 计划外:模式多样,包括“1+3”(预科+国外本科)、“2+2”“3+1”等,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留学路径。
-
学费标准
- 计划内:学费高于普通专业,一般每年8-20万元不等,具体因学校和专业而异。
- 计划外:学费较高,部分项目每年可达10万元以上,且收费项目和标准由项目方自行设定。
-
适用对象
- 计划内:适合高考成绩较好(本科线以上)、英语能力较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追求双学位和国内学历认可。
- 计划外:适合高考成绩不理想(300-400分)、偏科、艺术生或有明确留学计划的学生,注重灵活路径和国际教育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