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门AP物理,如何选择和规划?
AP物理包含四门独立科目:物理1、物理2、物理C力学、物理C电磁学。该如何合理规划学习顺序?
结合以往美本学生的成功经验与出分数据,我们为有意向报考AP物理的同学总结出以下“万 能学习路径”:
-
初三阶段:可开始学习 AP物理1
-
高一阶段:建议修读 AP物理1 + 物理C力学,或同步推进 物理2
-
高二阶段:可进阶学习 物理2 + 物理C电磁学
温馨提示:在学习物理C前,需同步或提前完成AP微积分相关内容。
2025年AP物理改革详解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新变化,下面将从考试形式、内容、能力要求与难度四个维度,全面解析2025年AP物理改革要点。
考试形式统一化
-
物理1与物理2:将取消多项选择题题型
-
物理C力学与电磁学:考试时间延长至3小时,题量相应增加
考试内容调整
-
物理1:新增“流体力学(Fluids)”内容,该部分原属物理2考点。微观流体内容被删除,更贴近力学主线,便于理解与衔接。
-
物理2:不再考查流体力学,同时移除“狭义相对论”与“量子波动方程”。新增内容包括机械波与声波、比热、黑体辐射、RC电路等。
-
物理C力学与电磁学:内容基本保持稳定,与现有高中或A-Level物理内容重合度较高,便于有基础的学生衔接。
能力要求侧重点不同
-
物理1与物理2:侧重于代数基础与物理概念的解释、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问答题中文字描述类题目占比较高,需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
物理C系列:以微积分为数学工具,重点考查建模与计算能力。虽然公式表中会提供常用微积分表达式,但仍需掌握其应用逻辑。
能力考查比例如下:
考试难度分析
-
物理1:虽新增流体内容,但该部分与力学关联紧密,整体难度提升有限。
-
物理C:考试时间延长、题量增加,对考生耐力与细致度提出更高要求。简答题更注重概念解释与实验设计,计算题优势虽在,但综合能力要求提升。
选择题部分
由原本的45分钟完成35题变为90分钟完成50题,每道题的平均答题时间由1.3分钟增加至1.8分钟,对考生来说,答题的时间压力会有所减少。
不过,选择题的题量所有增加,所以考查的知识点可能会变得更加全面,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
简答题部分
目前,AP物理C的简答题计算比重较大,而计算正是中国考生的优势。
而改革后的简答题更接近现在的物理1和物理2的题型,增加了概念、实验设计、文字解释类的题目,更注重考查学生计算之外的其他能力,对于学生的解释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要求都有所增加。
如果同学们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还不够不自信、没有同时学习微积分的打算,推荐选择AP物理1。
而对于高一或者高二在校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同学来说,完全可以同时备考微积分AB/BC和AP物理C力学或电磁学,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再选择一门物理1或2进行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