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小林,本科是“万金油”中文专业。她找到我时,满脸迷茫:“老师,我是不是只能去读汉语言文学?”
我们深入挖掘了她的经历:一段非遗保护实习、一个运营过万粉丝的读书公众号。这些在她看来“不务正业”的经历,恰恰是港新名校看重的“跨学科潜力”。
我们没有执着于传统文科,而是剑走偏锋,瞄准了香港大学的“创意传播”与南洋理工的“知识管理”。在文书中,我们没有罗列成绩,而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如何用古老的文字智慧,去理解和驾驭新媒体时代信息洪流的故事。
我引导她将公众号运营比作一次“微型城市文化研究”,将非遗保护阐述为对“文化IP的挖掘与再创造”。最终,她成功收获了这两所名校的offer。
启示: 申请不是简历的堆砌,而是个人叙事与项目理念的“精准匹配”。你的独特经历,就是最动人的申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