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政策额下,
港八大录了多少非本地生?
据香港“自资专上教育委员会”统计资料显示,2024/25学年,由香港政府通过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八所院校非本地学生人数达到了26,643人。
其中,香港大学在2024/25学年的非本地生占30.4%,达到7,034人;香港中文大学的非本地生占21.7%,达到4,701人;香港科技大学的非本地生占28.5%,达到3,610人。
新东方欧亚教育于8月发布的《2025新马港澳录取数据报告》显示,2025申请季新东方学员共获得香港八大高校录取通知书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这一增速也侧面佐证了香港高校整体招生规模的扩张幅度。
新东方欧亚教育将持续关注政策动态,助力学生精准把握香港留学新机遇。欢迎通过新东方官方渠道获取《2025新马港澳录取数据报告》完整版,深入了解香港高校录取趋势和申请策略。
不同阶段的内地生
如何抓住政策红利期?
香港高校扩招趋势已经明确,内地学生赴港留学正进入一个难得的"政策窗口期"。
本科申请者
对于高考成绩达不到直申港校本科直入的学生,应重点关注新政允许直资学校上调非本地生录取比例的机遇,通过副学士课程桥接香港名校本科。新政下,副学士与内地学历互认进程加速,更增加了该路径的吸引力。
当前,副学士课程成为进入香港高校体系的重要跳板。新东方欧亚专门为这一学生群体提供课程选择、语言提升、面试辅导等方位服务,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副学士课程后成功衔接香港名校本科。
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50分的学生重点冲港前三院校,而一本线附近的学生可重点关注港四至港八的扩招专业,把握授课型课程非本地生限额提升至50%的窗口期。
新东方欧亚教育数据显示:今年港前三录取学生中,大部分家庭规划了至少2种本科路径。
如何突破当前赛道,抢占名校席位? 新东方欧亚结合最新录取政策与录取案例,梳理了4大港校本科路径——
①高考+DSE双轨制:用中文冲击香港名校
②高考+AST通道:用中国标准直通名校
③香港副学位→名校跳板:低分逆袭的黄金路径
④IB/A-Level等国际课程
硕士申请者
硕士申请者迎来重大利好,研究院课程120%的扩招幅度为各类背景学生创造了更多机会。GPA3.0以上学生可重点申请研究型硕士和博士课程,利用新政提供的额外20%名额优势。
在职人士
在职人士则可关注兼读制课程放宽的政策红利。新政放宽了兼读制课程的修读限制,这为在职人士创造了宝贵机会。
拥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可以考虑兼读制硕士,既能保持工作收入,又能获得香港学历,实现工作深造两不误。
最后,无论哪个阶段的申请者,都应尽早启动规划。
如果您初次接触留学,不知道该如何规划、选校、定专业,可以点击下方一键联系我们获取个性化评估,制定最适合自己的香港求学路径,抓住2026年政策实施的首波红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