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申请美国硕士的学生,常会忽略 “申请费” 这笔开支 —— 看似单次几十到几百美元,但若申请 5-8 所学校,累计起来也是不小的数目。2025 年美国高校硕士申请费延续了 “分层定价” 的特点,从常规的 75 美元到top名校的 175 美元不等,还藏着不少容易踩坑的隐性成本,提前摸清规律能少花冤枉钱。
美国硕士申请费的核心差异在院校层次和专业类型。常春藤及TOP私立校收费较高:斯坦福大学工程硕士申请费 150 美元,哈佛大学商学院 MBA 申请费更是飙到 175 美元,且不支持任何减免;MIT、加州理工这类理工强校,硕士申请费多在 125至150 美元之间,计算机、电子工程等热门专业还会额外收取 25-50 美元的 “项目审核费”。公立院校相对亲民,加州大学系统(UC)统一收 120 美元,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 - 香槟分校(UIUC)的申请费均为 95 美元,部分文科专业如教育学、社会学,申请费可低至 75 美元。
专业差异也会让申请费 “上下浮动”。商科是收费 “重灾区”,MBA 项目申请费普遍 100至175 美元,金融、会计硕士多在 95至 125 美元;理工科中,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申请费通常比化学、数学高 20-30 美元;文科专业整体偏低,大部分在 75至100 美元,只有法律博士(JD)、公共政策硕士等少数专业会超过 120 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院校的 “双学位项目” 会收两份申请费,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 “工程 + 商科” 双硕士,需分别缴纳 135 美元和 150 美元,申请前一定要看清楚。
美国硕士隐性开支最容易被忽略,累计起来也很可观。首先是成绩寄送费:GRE/GMAT 官方送分每次 35 美元,托福送分每次 20 美元,若申请 8 所学校,单这两项就要花(35+20)×8=440 美元;其次是材料公证费,部分院校要求成绩单、推荐信做公证,国内公证处收费约 200至 500 元人民币 / 份;还有 “申请平台费”,通过 Common App 申请部分私立校,需额外缴纳 50 美元的平台服务费,通过 ApplyYourself 申请商科项目,也可能产生 30-40 美元的系统使用费。
其实省钱有不少实用技巧。第1,抓住 “申请费减免” 机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学校官网申请减免,提供父母收入证明或助学金证明,常春藤校大多支持;部分院校会在 “校园开放日” 或线上宣讲会发放减免码,比如康奈尔大学每年 10 月的工科宣讲会,参与就能获得 50 美元减免。第二,合理规划申请数量:优先申请 3-5 所 “匹配校”,再搭配 1-2 所 “冲校”,避免盲目海投;部分公立校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对同一学院内的多个项目实行 “一费多申”,缴纳一次申请费可同时申请 2 个相关专业。第三,利用免费送分机会:GRE/GMAT 考试后有 4 所免费送分院校名额,托福有 2 所,要提前确定目标校,避免浪费。
算下来,若申请 5 所中等收费的院校,加上送分等开支,申请阶段总费用约 800至1200 美元(约 5800至 8700 元人民币)。提前了解这些费用细节,做好预算规划,才能让美国硕士申请之旅更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