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原则:先难后易,协同备考
在制定详细计划前,首先要明确两个核心原则:
1. 建议先攻克GMAT,后备战雅思:GMAT考察的是商科思维逻辑和数据分析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思维训练。而雅思更侧重语言本身的熟练度。先攻克难度更高、对思维要求更严格的GMAT,在此过程中你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也会得到巨大提升,之后再准备雅思会感觉轻松许多。
2. 错开考试时间,集中精力:尽量避免将两场考试安排得过于接近。最好在两场考试之间留出2-4周的缓冲期,用于专项强化和考前提升。
二、理想时间线:6个月全程规划
以一个总计约6个月的备考周期为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基础夯实与GMAT优先(约3个月)
1. 目标:完成GMAT的系统学习与首考。
2. 安排:
· 第1-2个月:全身心投入GMAT。这个阶段需要系统学习数学(Quantitative)和语文(Verbal)部分的知识点,特别是批判性推理(CR)和句子改错(SC)。每天保证至少3-4小时的高效学习,周末可进行更长时间的模块练习。
· 第3个月:进入GMAT强化与进阶。开始做官方模考(如GMAT Official Guide),严格计时,分析错题。月底参加GMAT首考。
3. 雅思准备:此阶段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例如每天用半小时听听英语新闻(如BBC)来磨耳朵,为雅思听力打基础。
阶段二:转向雅思与能力转换(约1.5个月)
1. 目标:完成雅思的针对性复习与首考。
2. 安排:
· 在GMAT考试结束后,可以短暂休息1-2天,然后迅速将重心转移到雅思。
· 利用在备考GMAT时已经强化的阅读和逻辑写作基础,将复习重点放在雅思的听力和口语这两项特色科目上。
· 听力:坚持每天做一套真题精听,熟悉不同口音和题型。
· 口语:这是最关键的一环。建议每天安排1-2小时,根据当季题库进行练习,可以录音自我纠正,或寻找语伴进行模拟。
· 同样,在月底左右安排雅思考试。
阶段三:查漏补缺与最终冲分(约1.5个月)
1. 目标:根据首考成绩,决定是否需要重考,并进行最后提分。
2. 安排:
· 如果某一门成绩未达目标,这个阶段就是宝贵的提升期。集中火力攻克薄弱环节。
· 对于需要重考的科目,进行第二轮的精练和模考,保持手感,巩固技巧。
· 此时,由于两门考试的基础都已打好,复习效率会非常高。
三、每日时间表示例
在工作日或学习日,如何平衡两门考试?在双线备考期(如第二阶段初期),可以这样安排:
· 早晨(1小时):黄金时间练习雅思听力或进行口语跟读。
· 午休(30分钟):复习GMAT或雅思的词汇。
· 晚上(2-3小时):整块时间用于专项突破。例如,单数日主攻雅思阅读和写作,双数日主攻GMAT的数学和逻辑,确保两者都能得到持续练习。
· 周末:进行完整的模考,并花半天时间彻底分析错题,调整下一周的复习重点。
结语
准备雅思和GMAT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最关键的并非投入时间的长度,而是规划的清晰度和执行的有效性。一份贴合自身实际的时间表,配合持之以恒的努力,必将助您顺利拿下这两项关键考试,叩开理想院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