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背景:福州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GPA:83.72/100
软实力背景:1篇国际论文(独立作者)、2项专利、3段头部企业实习经历,辅以多项科研项目与竞赛成果
申请方向:环境工程硕士
入学时间:2025年9月
申请动因
本科期间,该生逐步确立了从矿物加工工程向环境与能源领域转型的学术志向与职业路径。尽管通过科研、实习及学术活动积累了扎实基础,但他敏锐意识到国内相关领域的教育资源与研究平台存在局限。为此,他希望借助专业留学服务,系统性规划海外(尤其香港地区)研究生申请,以匹配自身背景与发展需求,进而提术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实现职业目标。
申请历程
1. 软实力:资源整合与深度赋能
学生虽具备扎实学术基础,但缺乏环境能源方向的直接科研经历。依托合作科研平台,我们协助其参与碳捕集与封存(CCS)相关研究,最终以独立一作身份发表论文并被国际会议收录索引。语言方面,除提供题库与应试技巧外,我们通过目标激励帮助其突破“达标”思维,实现雅思成绩从“够用”到的跃升。
2. 文书:从“经历堆砌”到“价值叙事”
学生初期文书存在材料罗列问题,未能凸显核心竞争力。我们通过两大策略优化:
- **亮点深挖**:将矿物加工本科背景与环保理念串联,从《寂静的春天》启蒙,到专利研发、论文发表,构建“环保+能源”的学术主线;将IoT警用背心专利与环境监测、碳中和议题结合,突出跨学科创新能力。
- **结构化表达**:简历按“科研-专利-实习”分类重组,强化与环境领域的关联性;个人陈述以“阅读启蒙→学业探索→科研突破→未来规划”为逻辑链,塑造跨学科研究者的成长故事。
3. 选校:精准定位与策略
学生初始目标为香港前五院校,我们结合数据库与案例分析,推荐环境能源方向适配项目。文书打磨中,基于其背景潜力,我们建议同步新加坡院校,学生与家长采纳后,形成“主申香港+新加坡”的复合方案。
录取决策:从“多重选择”到“精准匹配”
2025年1月,学生在准备香港院校推荐信期间,意外收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安全、健康与环境技术硕士(SHET)** 录取,4天后又获南洋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录取。面对抉择,我们从三方面提供分析:
- **课程对比**:拆解新国立SHET的环境风险评估、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课程,对比南洋理工化学工程的研究导向差异;
- **背景适配**:结合学生跨学科科研、专利及论文积累,强调其在环境能源领域的优势与SHET项目的契合度;
- **职业规划**:梳理两校就业资源,指出SHET与环境管理、能源政策等目标方向的更高匹配度。
学生最终选择新国立并缴纳留位费。
1个月后,香港理工大学**环境管理与工程硕士**及新国立**化学科学硕士**相继录取。学生在老客户答谢会上与我们深度沟通,结合其学习习惯(偏好应用导向课程)与职业目标(环境技术落地),再次确认新国立SHET为最优选择。
项目解析:新加坡国立大学SHET硕士
- **项目背景**:由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开设,创办超20年,为亚太地区环境安全领域标杆项目。
- **课程设置**:40学分制(最低GPA 3.0),设普通学位及三大方向(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工业卫生、工艺安全),强调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多课程采用100%平时评估,含高学分项目实践模块。
- **竞争强度**:每年仅录取40-50人,申请需通过学术背景、实践经历及跨学科能力的严格筛选。
- **就业前景**:与能源、化工、制药行业及政府部门紧密合作,毕业生多进入跨国企业EHS部门或公共环保机构。
服务价值:专业陪伴与决策支持
学生与家长高度认可全程服务,认为正是文书深度挖掘、选校策略前瞻及录取决策指导,帮助其实现从“矿物加工本科生”到“环境能源领域准研究生”的转型,并在多重录取中做出最适配选择。
(注:文中图片描述“新加坡理工学院学生休息区;新加坡;学生.jpg”“香港城市大学胡法光运动中心;中国香港;校园.jpg”与内容无直接关联,已隐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