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份录取通知书的背后,都是一段努力与坚持的故事。今天分享的这位同学,来自海外本科学校,主修经济学,凭借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科研、实习经历,顺利拿下心仪院校的2026Fall港中文(金融专业)和港科(经济学专业)早申请录取。
📌 时间轴回顾
-
7月11日 |递交申请材料
-
7月17日 |收到面试通知
-
7月30日 |顺利完成面试
-
8月8日 |获得推研资格
-
9月19日 |正式收到offer
-
9月25日 |完成录取确认
从递交申请到最终拿到offer,仅用时两个多月,效率非常高,也体现了该同学准备的充分与申请的竞争力。
🎯 学生背景
-
本科背景:海外本科院校
-
专业方向:经济学
-
GPA:3.31/4.0
-
科研经历:2段,涵盖经济与相关交叉领域研究
-
实习经历:4段,涉及咨询、金融、数据分析等方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虽然GPA并不是特别亮眼,但该同学通过科研与实习的加持,展现出对经济学的热情与应用能力,弥补了硬性指标的不足。
🌟 申请亮点解析
-
科研经历凸显学术潜力
两段科研帮助学生在经济学前沿问题上有了深入思考,这不仅丰富了学术背景,也在面试中提供了充足的讨论素材。 -
实习经历展现实践能力
四段实习涵盖不同领域,既体现了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也展示了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用案例与成果去证明自己的专业适配度,是打动招生官的关键。 -
时间管理与规划能力强
从申请到面试再到offer确认,整体进程高效流畅,得益于前期充分的规划与准备。
✨ 经验启示
-
硬性条件并非核心关键:3.31/4.0的GPA并不算突出,但通过科研和实习的加分项,依然能够脱颖而出。
-
面试环节尤为重要:招生官更关注申请者是否具备清晰的学术目标与职业规划。该同学在面试中结合科研与实习经历,展现了对未来发展的清晰认知。
-
提前准备,节奏紧凑:这位同学从递交到录取仅两个多月,说明提前准备能大大提升录取效率。
📖 小结
这位来自海外本科院校的经济学同学,用科研和实习打造了“学术+实践”的双重优势,最终顺利收获录取。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使GPA并非优势,只要合理挖掘自身亮点,依然能在激烈的申请竞争中胜出。